卵巢囊肿手术术前需评估患者多方面情况、做好肠道和阴道准备,手术方式分腹腔镜和开腹,术后要进行一般护理、疼痛管理及恢复随访,特殊人群手术需特殊考虑。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患者身体状况和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卵巢功能的保留,而老年患者需综合考虑全身健康状况。例如,年轻患者若为单纯性卵巢囊肿,手术中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老年患者若囊肿有恶性倾向,可能需更彻底的手术方式。
性别方面:女性患者的生理结构特点决定了手术操作需格外注意盆腔内器官的毗邻关系。
生活方式:有吸烟史的患者,术前需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等;长期饮酒患者可能存在肝脏代谢等方面的差异,需在术前调整相关评估。
病史:需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有心血管疾病,需评估手术中心血管方面的风险,可能需要心内科等多学科会诊;若有糖尿病,需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后再考虑手术,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
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如CA125、CA199等,用于排查卵巢肿瘤良恶性)、心电图等,以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确定手术可行性及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2.肠道准备:一般在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前1天服用泻剂清洁肠道,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目的是清除肠道内容物,减少术中污染风险,便于手术操作,尤其是当手术涉及肠道附近区域时更为重要。
3.阴道准备:对于经阴道途径的卵巢囊肿手术,术前需进行阴道清洁,如用碘伏等消毒液进行阴道擦洗,预防术后阴道感染。
二、手术方式选择
1.腹腔镜手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大部分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尤其是囊肿较小、怀疑为良性的情况。
操作过程: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在脐部做一个1cm左右的切口,建立气腹,压力一般维持在12-15mmHg。然后插入腹腔镜,通过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找到卵巢囊肿后,在腹部其他部位做2-3个5mm左右的穿刺孔,用腹腔镜器械将卵巢囊肿剥除或切除。如果是卵巢囊肿剥除术,需仔细分离囊肿与卵巢组织的界限,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如果是卵巢囊肿切除术,就是将整个囊肿及部分卵巢组织切除。
2.开腹手术
适用情况:当囊肿较大,怀疑有恶性可能;腹腔镜手术中发现情况复杂,如粘连严重、囊肿破裂等情况时,需改为开腹手术。
操作过程:患者取平卧位,下腹部做一较长的切口,一般在耻骨联合上方至脐下的正中切口或旁正中切口等。切开腹壁各层组织后,进入腹腔,找到卵巢囊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囊肿的剥除、切除或患侧附件切除等操作。如果是恶性卵巢囊肿,可能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手术,如盆腔淋巴结清扫等。
三、术后处理
1.一般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一般每0.5-1小时监测一次,平稳后可延长监测间隔。
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如果是腹腔镜手术伤口,要注意穿刺孔有无感染;开腹手术伤口要按时换药,促进伤口愈合。
2.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对于轻度疼痛,可采用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对于中重度疼痛,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患者身体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
3.恢复与随访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如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翻身,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术后需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复查,包括盆腔超声、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了解卵巢恢复情况及有无复发等。对于良性卵巢囊肿患者,随访主要是观察卵巢功能及有无新的囊肿形成;对于恶性卵巢囊肿患者,随访更为密切,需警惕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
特殊人群方面,如孕妇合并卵巢囊肿需手术时,要充分考虑胎儿的安全,手术操作需更加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密切观察孕妇和胎儿的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加强营养支持,积极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家属需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患者进行康复活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