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需采集病史检查确定患牙及全身状况等并准备器械材料,然后开髓引流定位患牙引流髓腔,接着确定根管工作长度并扩大成形根管,再用药物等消毒根管,之后选择材料充填根管并检查质量,最后暂封复诊后永久修复,儿童患者需特殊关注其配合、根管长度确定、药物刺激、充填程度及修复材料方法等。
一、术前评估与准备
1.病史采集与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包括牙齿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了解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如是否有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根管治疗的过程和预后。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配合程度以及是否有特殊的心理状态,可能需要提前进行安抚。
通过口腔检查确定患牙的位置、龋坏程度、牙髓状态等,例如观察牙齿是否有变色、叩痛、松动等情况,使用X线片来更清晰地了解根管的形态、根尖周组织的情况等,这有助于制定个性化的根管治疗方案。
2.器械与材料准备
准备好根管治疗所需的器械,如根管锉、根管扩大针、根管冲洗液(常用的有3%过氧化氢溶液、0.9%氯化钠溶液等)、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根管封闭剂等)。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材料符合质量标准。
二、开髓引流
1.定位患牙
根据术前的检查和X线片确定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使用牙科手机安装高速裂钻,在患牙的咬合面或颊舌面等合适部位开髓,开髓的位置要准确,以能够顺利进入髓腔为原则,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周围的牙龈组织。
2.引流牙髓腔
开髓后,使用拔髓针或根管锉轻轻地拔髓或疏通根管,使牙髓腔与口腔相通,以达到引流炎症渗出物、缓解髓腔高压、减轻疼痛的目的。此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操作导致根管穿孔等并发症。
三、根管预备
1.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
常用的方法有X线片法、电测法等。X线片法是通过拍摄患牙的X线片来确定根管的工作长度,一般以牙本质牙骨质界作为根管的工作长度终点;电测法是利用根管长度测量仪来测量根管的长度,需要注意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因患者的个体差异(如牙髓钙化、根管弯曲等)导致测量误差。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根管发育尚未完全,根管工作长度的确定相对更具挑战性,需要更加仔细地操作和判断。
2.根管扩大与成形
使用不同型号的根管锉从细到粗逐步扩大根管,按照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预备,去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坏死牙髓组织等。在扩大根管的过程中,要保持根管的直线度,对于弯曲的根管可以使用根管镍钛器械等进行预备,注意避免器械折断在根管内。同时,要使用根管冲洗液进行反复冲洗,以清除碎屑和细菌等。
四、根管消毒
1.药物消毒
常用的根管消毒药物有氢氧化钙制剂等。将消毒药物放置在根管内,通过药物的杀菌、抑菌作用来进一步清除根管内的残余感染。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对牙髓刺激较小的消毒药物,并且注意药物放置的量和时间,避免药物超出根尖孔引起根尖周组织的刺激。
也可以采用封药的方式进行消毒,封药时间一般根据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为1-2周,在封药期间要告知患者如果出现疼痛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复诊。
五、根管充填
1.根管充填材料的选择与操作
选择合适的根管充填材料,如牙胶尖配合根管封闭剂进行充填。将加热软化的牙胶尖顺着根管的方向缓慢插入根管内,达到预定的工作长度,然后使用根管封闭剂填充根管壁与牙胶尖之间的间隙,确保根管的严密充填。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将充填材料推出根尖孔,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充填的程度,避免影响恒牙胚的发育。
充填完成后,要再次拍摄X线片来检查根管充填的质量,确保根管充填紧密、准确,根尖周组织无明显异常。
六、术后修复
1.暂封与复诊
术后使用暂封材料将窝洞暂封,告知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1-2周)复诊。在暂封期间,要注意患牙避免咀嚼硬物,防止暂封材料脱落。对于儿童患者,要加强家长的监督,确保患者遵守医嘱。
2.永久修复
复诊时如果患牙无明显不适,根尖周组织恢复良好,则可以进行永久修复,如使用复合树脂等材料充填窝洞,或者根据情况选择做全冠等修复体来保护患牙,恢复牙齿的功能和外观。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年龄和牙齿发育阶段的修复材料和方法,确保修复体的长期稳定和牙齿的正常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