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有蚊虫叮咬、呼吸道、消化道等传染途径,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需家长做好防护和卫生习惯教育;青少年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场所选择;成年人有基础病或免疫力低时风险高,要积极治疗基础病等;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且有基础病,要注意保暖、饮食卫生和定期体检。
一、脑炎的传染途径
(一)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1.乙脑病毒为例:乙脑病毒主要通过三带喙库蚊等蚊虫叮咬传播。蚊虫叮咬了感染乙脑病毒的动物(如猪等家畜)后,病毒在蚊虫体内增殖,当蚊虫再次叮咬人时,就可将病毒传入人体,引发乙脑。在夏秋季,蚊虫活跃,儿童、青少年等人群如果处于蚊虫密集区域,且未做好防护,就容易被叮咬而感染乙脑病毒导致脑炎。
(二)通过呼吸道传播
1.某些病毒性脑炎:如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合并的脑膜脑炎,腮腺炎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唾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当健康人吸入含有腮腺炎病毒的飞沫后,病毒可能会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等,进而可能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对于儿童来说,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有腮腺炎患者,就较易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
(三)通过消化道传播
1.肠道病毒相关脑炎:部分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的脑炎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可污染食物、水源等,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后,病毒在肠道内感染,然后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炎。儿童如果卫生习惯不佳,如饭前便后不洗手等,就增加了通过消化道感染肠道病毒引发脑炎的风险。
二、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感染风险:儿童免疫系统相对不完善,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较弱。在蚊虫活跃季节,儿童皮肤娇嫩,更易被蚊虫叮咬,且儿童在人员密集场所活动时,如幼儿园、学校等,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脑炎病原体的机会相对较多。例如在肠道病毒流行季节,儿童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未正确清洁手部就进食,很容易感染肠道病毒进而引发脑炎。
2.注意事项:家长应注意在蚊虫活跃期为儿童做好防护,如使用蚊帐、涂抹蚊虫叮咬防护剂等;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等;在腮腺炎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儿童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等。
(二)青少年
1.感染风险:青少年处于学习、社交活跃阶段,在学校等场所人员密集,呼吸道传播病原体的机会增加。同时,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可能使他们接触到一些被污染的环境,如公共泳池等,如果泳池水被肠道病毒等污染,青少年在游泳等活动中就可能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相关病原体引发脑炎。
2.注意事项:青少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以减少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机会;在接触公共设施后要及时洗手;对于公共泳池等场所,要选择卫生状况良好的地方,并且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发热、头痛等疑似脑炎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成年人
1.感染风险:一般成年人免疫系统相对成熟,但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如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时,感染脑炎病原体的风险会增加。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更容易感染各种机会性感染病原体,包括一些可引起脑炎的病原体。另外,成年人如果从事与动物密切接触的工作,如兽医等,接触到携带脑炎病原体动物的机会增多,通过蚊虫叮咬或直接接触动物传播病原体引发脑炎的风险也会升高。
2.注意事项:成年人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从事与动物密切接触工作的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如接触动物后及时洗手等;在蚊虫活跃季节也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蚊虫叮咬。
(四)老年人
1.感染风险:老年人免疫力逐渐下降,且可能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脑血管疾病等。在感染脑炎病原体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也较慢。例如老年人如果感染了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脑炎(虽不多见,但有发生可能),由于其自身免疫力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
2.注意事项:老年人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因为呼吸道感染可能增加通过呼吸道传播病原体引发脑炎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消化道感染相关病原体;同时要定期体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