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死亡诊断需先明确昏迷原因且排除药物和低温影响,临床判定包括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确认试验有脑电图呈等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显示脑血流灌注消失、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无灌注,诊断需综合多方面且由专业医生按严格标准判断不同年龄人群需依特点调整操作确保准确。
一、先决条件
1.昏迷原因明确:必须有明确的导致昏迷的病因,如严重的颅脑外伤、脑卒中、严重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对于儿童而言,同样需要有明确的可导致脑功能不可逆丧失的病因,例如严重的先天性颅脑畸形、严重的感染导致的颅内病变等。不同年龄人群的病因可能有所不同,但都需要先确定是由于严重的脑部病变引起的昏迷状态。
2.排除药物和低温影响:要排除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等)的影响,以及体温过低(核心体温<32.2℃)的干扰。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类似脑死亡的表现,而低温也可能影响脑功能的判断。对于儿童,由于其体温调节功能相对不完善,更需要准确测量体温并排除低温因素的干扰,同时要注意儿童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与成人不同,需仔细排查是否有药物导致类似脑死亡的情况。
二、临床判定
1.深昏迷:患者对外界的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包括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神经等)。对于儿童来说,也需要通过各种适当的刺激方法来评估其意识状态,如用手指轻掐婴儿的足底等,但要注意刺激的力度和方式要适合儿童的特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无论用强光刺激一侧还是两侧瞳孔,瞳孔均无收缩反应。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瞳孔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但脑死亡时瞳孔对光反射必然消失。儿童的瞳孔相对较小,但在脑死亡时同样会出现对光反射消失的情况。
角膜反射消失:用棉签轻触角膜边缘,无眨眼等角膜反射动作。儿童的角膜相对敏感,但在脑死亡时角膜反射也会消失。
眼球运动反射消失:头眼反射(doll'seyemaneuver)和眼前庭反射(calorictest)均消失。头眼反射是将患者头部向一侧转动时,眼球不向对侧移动;眼前庭反射是通过向耳道内灌注冰水等刺激来观察眼球运动,脑死亡时这两种反射均不存在。对于儿童进行眼前庭反射检查时要特别谨慎,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吞咽反射消失:无吞咽动作,即使有分泌物等也不会出现吞咽动作。儿童的吞咽反射在脑死亡时也会消失。
咳嗽反射消失:刺激气管等部位无咳嗽反射。儿童的咳嗽反射在脑死亡时同样消失。
3.无自主呼吸:需进行呼吸激发试验,如停用呼吸机(通常需停用呼吸机15分钟以上),给予纯氧吸入,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则符合无自主呼吸的表现。对于儿童,在进行停用呼吸机观察自主呼吸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确保安全。同时,儿童的呼吸模式与成人不同,判断自主呼吸时要注意观察胸廓运动等情况。
三、确认试验
1.脑电图(EEG)呈等电位:脑电图上无脑电活动,表现为等电位线。这是因为脑死亡时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脑电活动完全停止。对于儿童,脑电图的等电位判断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儿童的脑部发育尚未成熟,脑电图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专业的脑电图医生进行准确判断。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显示脑血流灌注消失:通过检测颅内血管的血流情况,发现脑内无血流灌注。这是因为脑死亡时脑部的血液循环停止。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TCD的表现可能会受到颅骨厚度等因素的影响,但脑死亡时都会显示脑血流灌注消失的情况。儿童的颅骨相对较薄,可能会对TCD的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但专业医生可以通过调整检测方法等进行准确评估。
3.放射性核素脑血流灌注显像无灌注: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物质来检测脑血流灌注情况,显示脑部无灌注。这也是脑死亡的重要确认依据之一。对于儿童,同样可以采用合适的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来进行评估,但要考虑儿童对放射性物质的耐受量等因素,严格按照医疗规范进行操作。
脑死亡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先决条件、临床判定和确认试验等多方面因素,并且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判断,不同年龄人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谨慎操作,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