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外孕诊断评估包括详细询问病史与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如超声、血hCG测定、腹腔镜检查等;治疗方法有期待治疗(适用于特定病情稳定患者需监测)、药物治疗(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者用甲氨蝶呤等需监测)、手术治疗(分保守和根治手术,保守适用于有生育要求者,根治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破裂严重者,有开腹和腹腔镜途径);术后及随访包括术后一般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等,合理饮食)和随访(定期监测血hCG至正常及复查超声了解盆腔情况)。
一、诊断评估
1.病史与症状: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停经时间、阴道流血情况(如阴道不规则少量流血等)、腹痛情况(多为下腹一侧隐痛或酸胀感,若发生破裂则为撕裂样剧痛)。对于不同年龄、生育史及生活方式的人群,宫外孕的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有过盆腔手术史的女性发生宫外孕的风险相对较高,其症状可能因粘连等情况而不典型。
2.体格检查:进行腹部检查,可有下腹压痛、反跳痛,内出血较多时可有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可见阴道内少量暗红色血液,宫颈举痛明显,宫旁可触及压痛性包块等。
3.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外孕的诊断价值较高,可发现宫腔内无妊娠囊,宫旁可见低回声区,若其内见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宫外孕。不同孕周及个体的超声表现会有差异,通过超声能明确孕囊位置等情况。
血hCG测定:宫外孕时血hCG水平较宫内妊娠低,且翻倍不良。通过动态监测血hCG水平变化,结合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宫外孕。例如,正常宫内妊娠时血hCG约1.7-2天翻倍一次,而宫外孕时翻倍时间延长或不翻倍。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宫外孕的金标准,同时可进行治疗。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情况可选择腹腔镜检查,它能直接观察盆腔情况,发现异位妊娠病灶。
二、治疗方法
1.期待治疗
适用情况:适用于病情稳定、血hCG水平较低(一般小于1500IU/L)且呈下降趋势、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小于3cm、无明显内出血的患者。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年轻有生育要求且符合期待治疗条件的可以考虑,而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需综合评估后谨慎选择。
监测要点: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hCG水平及超声变化,若血hCG水平不降反升或出现腹痛等症状加重情况,需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2.药物治疗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要求保存生育能力的年轻患者。如符合药物治疗指征的年轻女性,无药物治疗禁忌证时可考虑。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等。甲氨蝶呤通过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血hCG水平及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3.手术治疗
保守手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特别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的患者。手术方式为保留患侧输卵管,切开输卵管取出胚胎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年轻患者尽量保留输卵管以维持生育功能,但需考虑手术对输卵管功能的影响,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能会选择更根治的手术方式。
根治手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严重的患者,行患侧输卵管切除术。比如已无生育需求且宫外孕情况较严重的女性可选择此手术方式。手术途径可分为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仍需开腹手术。
三、术后及随访
1.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等。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仍需注意休息,避免过早剧烈活动。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有差异,年轻患者恢复相对较快,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及更密切的监测。
饮食: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促进身体恢复。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
2.随访
血hCG监测:术后需定期监测血hCG水平,直至恢复正常。一般每周监测一次,直到血hCG正常为止。不同患者血hCG恢复正常的时间不同,通过监测可了解治疗效果及有无持续性异位妊娠等情况。
超声检查:复查超声,了解盆腔情况,如输卵管恢复情况等。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需关注输卵管是否通畅等情况,以便后续计划妊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