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检查相关内容包括妇科视诊观察宫颈外观、阴道分泌物检查了解有无阴道炎、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和HPV检测)筛查宫颈病变、阴道镜检查在异常时观察宫颈及定位可疑病变活检、宫颈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及活检后注意事项,不同年龄、生理状态、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检查及结果判断,特殊人群如妊娠期进行相关检查需谨慎。
1.妇科视诊:医生会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情况,包括宫颈的大小、颜色、形状以及有无糜烂样改变等。一般在进行妇科检查时,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医生用阴道窥器打开阴道,暴露宫颈,直接观察宫颈的大体形态。不同年龄、生理状态下宫颈外观可能有一定差异,例如青春期、生育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可能看起来有类似糜烂的表现,但这并非病理状态下的糜烂。
2.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目的是了解有无阴道炎等情况。因为宫颈糜烂有时可能与阴道炎症相关,若存在阴道炎,可能会影响宫颈局部的表现。例如细菌性阴道炎时,阴道内的细菌环境改变,可能会对宫颈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显微镜下观察阴道分泌物中的病原体、白细胞等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阴道炎症。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阴道分泌物的正常标准有所不同,如青春期女性阴道内乳酸杆菌相对较少,阴道环境相对较脆弱,在进行分泌物检查时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处女膜等。
宫颈细胞学检查
1.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这是筛查宫颈病变的重要方法之一。医生会用特制的刷子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将采集到的细胞制成涂片,然后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判断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TCT检查可以发现宫颈细胞是否存在癌前病变甚至癌变的迹象。对于有性生活史的女性,一般建议定期进行TCT检查,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筛查频率可能不同,如21-29岁的女性可以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的女性可以联合HPV检查,每5年进行一次。
2.HPV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甚至宫颈癌。通过采集宫颈分泌物等标本进行HPV检测,了解是否感染了高危型或低危型HPV。如果HPV检测结果阳性,需要进一步结合TCT等检查来综合判断宫颈的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感染HPV的风险有所不同,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较早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女性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
阴道镜检查
1.适用情况:当妇科视诊、TCT或HPV检查发现异常时,可能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将阴道镜镜头接近宫颈,通过放大倍数观察宫颈表面上皮和血管的形态,从而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病变。例如,当TCT提示有非典型鳞状细胞等异常情况时,阴道镜检查可以更细致地观察宫颈局部,定位可疑病变部位,以便进行活检。对于有宫颈病变病史的女性,在复查时可能也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来监测病情变化。
2.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检查前需要注意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等,一般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检查时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但通常可以耐受。通过阴道镜观察到可疑病变区域后,可以在病变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是诊断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期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需要非常谨慎,要充分评估检查的必要性和风险,只有在明确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并且操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宫颈活检
1.活检目的:如果通过前面的检查发现宫颈有可疑病变,宫颈活检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医生会在阴道镜引导下,选取宫颈可疑病变部位的组织进行取材,然后将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检查,以确定宫颈是否存在癌前病变或癌变等情况。例如,当怀疑宫颈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宫颈活检可以明确病变的程度和性质,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2.活检后注意事项:活检后患者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不同年龄的女性在活检后恢复情况可能不同,年轻女性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护理。如果活检后出血较多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发热等,需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女性,活检后要更加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止血等处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