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是常见临床综合征,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摇晃或漂浮感等眩晕感,有站立或行走不稳、协调功能障碍等平衡失调相关表现,还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头痛、面色苍白出汗等伴随症状。
一、眩晕感
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感:患者会感觉自身在空间中旋转,或者周围的景物围绕自己转动,这是眩晕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例如,一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在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会突然出现短暂的自身旋转感。这种旋转感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几秒,长则数分钟不等。在儿童中,耳石症导致的眩晕也可能出现,由于儿童表达相对有限,可能会表现出烦躁、哭闹不安等情况,因为他们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旋转感,但会因眩晕带来的不适而有异常情绪和行为。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梅尼埃病的患者,眩晕感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数小时甚至数天,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中表现类似,但儿童可能因为活动受限等情况更容易出现精神萎靡等表现。
摇晃感或漂浮感:部分患者会感觉自己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像在船上摇晃或者在云端漂浮一样,这种感觉没有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那么剧烈,但同样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影响平衡感。在老年人群体中,由于平衡功能本身可能有所下降,加上眩晕症的影响,更容易出现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的情况,增加摔倒的风险,而儿童相对较少出现这种单纯的摇晃或漂浮感,但如果是由于内耳发育问题等导致的眩晕,也可能有类似表现。
二、平衡失调相关表现
站立或行走不稳:由于眩晕导致平衡感紊乱,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会出现明显的不稳现象。例如,正常行走时能够平稳前进的人,在患有眩晕症时可能会左右摇晃,难以保持直线行走。对于儿童来说,在行走时可能会频繁跌倒,这需要家长特别留意,因为儿童活动相对较多,频繁跌倒可能会导致外伤等其他问题。老年患者本身平衡能力就相对较弱,眩晕引起的站立或行走不稳会进一步增加其生活中的危险系数,可能需要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来帮助行走。
协调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协调能力会受到影响,比如拿东西时可能会出现手抖、握物不稳的情况,写字也可能变得不流畅。在儿童中,协调功能障碍可能会表现为玩耍时动作笨拙,不能像往常一样灵活地进行各种游戏动作。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协调功能障碍可能会更加明显,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穿衣、洗漱等简单动作都会变得困难,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照顾。
三、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眩晕症常常会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恶心、呕吐的症状。很多患者在眩晕发作时会频繁呕吐,这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儿童在出现眩晕伴随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出现脱水等情况,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相对较快,脱水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更严重的问题,需要密切关注其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进行电解质的调整。
耳鸣、听力下降:某些类型的眩晕症,如梅尼埃病,会伴有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状。耳鸣可能表现为耳内持续或间断的嗡嗡声、鸣声等。听力下降可能是逐渐发生的,也可能在眩晕发作时突然出现。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先天性内耳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的眩晕伴有耳鸣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等,因为儿童的听力对于语言学习至关重要。老年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其社交和日常生活交流,因为听力下降会导致与他人沟通困难。
头痛:部分眩晕症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可能是胀痛、刺痛等。在儿童中,头痛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情绪,因为儿童在眩晕伴随头痛时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老年患者的头痛可能与身体整体的健康状况以及眩晕带来的神经刺激等因素有关,需要综合考虑进行相应的评估和处理。
面色苍白、出汗: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等表现。面色苍白是因为血管收缩等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导致的,出汗则是身体的一种应激反应。儿童在出现面色苍白和出汗时,家长要注意保暖和观察其精神状态,因为儿童的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其身体更加虚弱。老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和出汗时,需要关注其血压等情况,防止出现低血压等更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