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喉咙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感染因素(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腺病毒,细菌如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环境因素(干燥空气刺激、有害气体接触)、用嗓过度(职业用嗓人群、一次性过度用嗓)、过敏因素(接触过敏原、食物过敏)以及其他因素(胃食管反流、免疫系统疾病)。
常见病毒:如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以甲型流感病毒为例,它可引起流行性感冒,除了突然喉咙痛外,往往还伴有高热、乏力、全身酸痛等症状。研究表明,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在呼吸道黏膜细胞内大量复制,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喉咙局部出现疼痛、红肿等表现。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引发喉咙痛,且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为明显,恢复时间也可能稍长。
腺病毒感染:腺病毒感染也常导致喉咙痛,可引起咽结膜热等疾病,多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常表现为喉咙剧烈疼痛、发热、眼睛发红等症状,且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等方式在人群中传播。
细菌感染: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发急性扁桃体炎的常见致病菌,患者会出现突然喉咙痛,吞咽时疼痛加剧,扁桃体红肿,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同时可能伴有高热、寒战等症状。例如,在一些学校等集体场所,急性扁桃体炎容易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聚集发生,就是因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青少年在集体生活中接触机会较多。
葡萄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引起咽喉部的化脓性感染,导致喉咙痛,局部会有明显的红肿、化脓等表现,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
环境因素
干燥空气刺激: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比如冬季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会使空气湿度降低,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导致黏膜干燥、脆弱,容易受到刺激而出现喉咙痛。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咽喉部黏膜功能有所减退,更易受干燥空气影响;而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群,也容易出现因空气干燥引起的突然喉咙痛。
有害气体接触:吸入有害气体,如工业废气、吸烟产生的烟雾等,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损伤,引发喉咙痛。长期吸烟的人,咽喉部长期受到烟雾中有害物质的刺激,咽喉部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更容易出现突然喉咙痛的情况,而且患咽喉部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用嗓过度
职业用嗓人群:教师、歌手、主持人等职业用嗓人群,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用嗓,咽喉部肌肉疲劳,黏膜受损,容易出现突然喉咙痛。例如,一位长期授课的教师,每天大量说话,咽喉部得不到充分休息,就可能在某一天突然感觉喉咙疼痛,影响正常发声和教学工作。儿童如果长时间大声哭闹,也可能导致用嗓过度,引起喉咙痛,家长需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用嗓情况,避免儿童长时间哭闹。
一次性过度用嗓:偶尔一次长时间K歌、大声喊叫等,也会导致咽喉部负担过重,引发突然喉咙痛。比如在朋友聚会时一次性长时间唱歌,之后可能会出现喉咙疼痛、沙哑等症状。
过敏因素
接触过敏原: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过敏的人,接触过敏原后可能会出现咽喉部过敏反应,导致喉咙痛。例如,在花粉季节,过敏体质的人外出接触花粉后,不仅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还可能出现喉咙痒、痛等不适。儿童如果对家中宠物的毛发过敏,接触宠物后也可能出现喉咙痛的情况,家长需要注意排查可能的过敏原,让儿童远离过敏原以缓解症状。
食物过敏:某些人对特定食物过敏,如海鲜、芒果等,食用后可能会出现咽喉部水肿、疼痛等过敏症状。如果儿童对某种食物过敏,家长要格外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儿童食用过敏食物,一旦发生过敏导致喉咙痛,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抗过敏措施。
其他因素
胃食管反流: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段,甚至到达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喉咙痛。尤其是一些肥胖人群、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情况。肥胖人群腹部脂肪堆积,容易增加腹压,促使胃内容物反流;老年人胃肠蠕动功能减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失调,也易发生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喉咙痛往往在进食后、平卧时加重,患者可能还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
免疫系统疾病:某些免疫系统疾病也可能累及咽喉部,导致喉咙痛,如白塞病,除了喉咙痛外,还可能出现口腔溃疡、眼部病变、生殖器溃疡等多系统症状。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喉咙痛往往病情较为复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