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一期是早期阶段,分IA(IA1、IA2)和IB(IB1、IB2)期,有阴道出血、排液等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细胞学等诊断,治疗有手术和放疗,I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可行全子宫切除等,IA2-IB1期可选根治性子宫切除等,一期预后较好但受多种因素影响。
一、宫颈癌一期的定义
宫颈癌一期是宫颈癌分期中的早期阶段,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分期标准,宫颈癌一期指癌灶局限于子宫颈(包括累及宫体)。
二、宫颈癌一期的具体分期细分
(一)IA期
1.IA1期:显微镜下见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7mm。其意义在于通过显微镜才能发现极早期的病变,此阶段癌灶非常小,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
2.IA2期:显微镜下见间质浸润深度>3mm但≤5mm,宽度≤7mm。相较于IA1期,浸润深度有所增加,但仍属于很早期的病变范围。
(二)IB期
1.IB1期:临床可见癌灶局限于子宫颈,或者显微镜下可见病变>IA2期。病变肉眼可见,但癌灶最大径线≤4cm。此阶段患者可能开始出现一些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比如性生活后出血、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等。
2.IB2期:临床可见癌灶最大径线>4cm。病变进一步发展,癌灶范围相对增大。
三、宫颈癌一期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
(一)临床表现
1.阴道出血: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阴道流血,也可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对于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这是因为癌灶处的组织较脆弱,受到刺激或病变影响后容易出血。
2.阴道排液:多数患者有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阴道排液。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这是由于癌灶组织坏死、脱落,继发感染引起。
(二)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1.年轻女性: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因为治疗宫颈癌一期时可能需要根据具体分期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部分治疗手段可能对子宫等组织有影响,从而影响日后的妊娠。例如,一些手术方式可能会影响子宫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怀孕以及孕期的顺利进行。
2.老年女性:可能会因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身体的耐受性等情况。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选择放疗等治疗方式时,需要考虑放疗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的耐受程度。
四、宫颈癌一期的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通过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了解宫颈的大小、形态、质地、接触性出血等情况,可初步发现宫颈的病变情况。
(二)宫颈细胞学检查
如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可发现宫颈细胞的异常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
(三)HPV检测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检测HPV有助于评估患宫颈癌的风险,对于宫颈癌一期的诊断也有辅助意义。
(四)阴道镜检查
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颈病变部位的血管、上皮等情况,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取活检,活检病理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
五、宫颈癌一期的治疗方式及预后
(一)治疗方式
1.手术治疗
I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如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可考虑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IA2-IB1期:通常采用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对于年轻患者,若有生育需求,经过严格评估后,也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谨慎选择合适的病例。
2.放疗: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早期患者可选用根治性放疗,同时联合近距离放疗。
(二)预后
宫颈癌一期的预后相对较好。I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高,IB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较为可观。一般来说,IA1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预后更好,经过规范治疗后复发风险较低;IB期患者根据癌灶大小等情况,预后也各有差异,但总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影响预后的因素还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规范治疗以及病理类型等。例如,一些分化较好的病理类型预后相对更好,而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