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刺检查包括骨髓细胞学、活体组织、病原体、免疫学分型等检查。骨髓细胞学可观察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及增生程度;骨髓活体组织可观察骨髓结构、纤维组织等情况;病原体检查能进行细菌培养、寄生虫检查以明确感染情况;免疫学分型检查可用于白血病及其他免疫相关血液疾病的分型诊断,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检查方面有不同特点及意义,对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病情评估等有重要作用。
一、骨髓细胞学检查
1.细胞形态学观察
通过对骨髓涂片进行染色,观察骨髓中各种细胞的形态、数量和比例。例如,正常情况下,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有其相对稳定的比例范围,如粒细胞系统约占40%-60%,红细胞系统约占20%左右等。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是否正常,如有无异常的幼稚细胞、细胞大小形态是否规则等,有助于诊断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骨髓中细胞的正常比例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儿童的造血功能相对活跃,各系细胞的比例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遵循一定的正常范围规律。如果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的病史,通过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更精准地判断病情的发展阶段等情况。
2.细胞增生程度判断
可以判断骨髓的造血功能是增生活跃、增生减低还是极度活跃等。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增生往往减低,而白血病患者骨髓通常极度活跃。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正常骨髓增生程度不同,婴儿期骨髓造血代偿能力强,增生相对活跃,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的增生程度范围。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再次进行骨穿刺时,增生程度的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变化情况。
二、骨髓活体组织检查
1.骨髓结构观察
了解骨髓的组织结构,包括骨髓小梁的情况、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的比例等。正常骨髓中造血组织和脂肪组织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当发生某些血液系统疾病时,这种比例会发生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正常骨髓的组织结构有其特点,儿童骨髓中造血组织相对较多,随着年龄增长脂肪组织逐渐增多。有骨髓相关疾病病史的患者,通过骨髓活体组织检查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骨髓结构的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2.纤维组织等情况检查
可以检测骨髓中是否有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例如,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中会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生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的情况不同,对于有长期骨髓疾病病史的患者,定期进行骨穿刺的骨髓活体组织检查可以监测纤维组织增生的进展情况等。
三、病原体检查
1.细菌培养
对于怀疑有骨髓感染的患者,可以通过骨穿刺获取骨髓液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并确定感染的病原菌,从而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不同年龄的人群骨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所不同,儿童骨髓感染可能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等因素有关,常见病原菌可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成人骨髓感染则可能有多种病原菌。如果患者有发热、骨痛等疑似骨髓感染的症状且有相关病史,通过骨穿刺进行细菌培养可以及时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2.寄生虫检查
如怀疑有疟原虫等寄生虫感染累及骨髓时,可以通过骨穿刺检查骨髓液中是否有寄生虫。不同地区的人群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不同,对于有流行病史的人群,骨穿刺的寄生虫检查有助于诊断相关疾病。例如在疟疾流行地区,患者出现发热等症状时,通过骨穿刺检查骨髓中的疟原虫可以明确诊断,这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尤为重要,因为儿童感染疟疾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通过骨穿刺检查可以更早更准确地诊断。
四、免疫学分型检查
1.白血病免疫分型
对于白血病患者,通过骨穿刺获取骨髓细胞进行免疫学分型检查,有助于明确白血病的类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等不同亚型。不同类型的白血病在免疫表型上有不同的特征,这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对于不同年龄的白血病患者,免疫学分型的特点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白血病的免疫表型与成人有一定区别,通过准确的免疫学分型可以更好地为不同年龄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已经确诊为白血病且有既往治疗史,免疫学分型检查可以评估病情的缓解情况等。
2.其他免疫相关疾病检查
对于一些免疫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如多发性骨髓瘤等,也可以通过骨穿刺进行免疫学分型等相关检查,了解免疫细胞的异常情况等。不同年龄的免疫相关疾病患者在免疫表型上可能有不同表现,通过骨穿刺的免疫学分型检查可以更精准地诊断和评估病情,为治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