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需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骨转移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浆细胞白血病等鉴别,不同人群如儿童及青少年、老年人群在鉴别诊断时各有特殊考虑,需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细致鉴别以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一、多发性骨髓瘤的定义及相关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其特征是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
二、多发性骨髓瘤需鉴别的疾病及鉴别要点
(一)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
临床表现:MGUS患者通常无多发性骨髓瘤相关的终末器官损害表现,如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骨病等。
实验室检查:血清中M蛋白水平一般较低,IgG型MGUS患者血清M蛋白水平通常<30g/L,IgM型MGUS患者血清M蛋白水平通常<15g/L,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比例一般<10%,且无形态学异常。与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明确的终末器官损害相关指标异常,如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下限20g/L以上、血钙>正常上限0.25mmol/L或>2.75mmol/L、血清肌酐>177μmol/L、骨X线等检查提示溶骨性病变等,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比例通常>10%且有形态学异常。
(二)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
病因:常由慢性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
鉴别要点:有明确的原发病因可寻,去除原发病因后,浆细胞增多的情况可改善。实验室检查中,M蛋白一般为阴性或水平极低,骨髓中浆细胞增多但一般<30%,且为非克隆性浆细胞增多,而多发性骨髓瘤存在克隆性浆细胞增殖且有相关终末器官损害表现。
(三)骨转移瘤
临床表现:骨转移瘤患者多有原发肿瘤病史,骨痛较为明显,疼痛程度通常较重,且可能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关表现。
影像学检查:骨转移瘤在X线、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可见骨质破坏,但骨质破坏多为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且一般无多发性骨髓瘤特有的弥漫性骨质疏松、多发溶骨性病变等表现,同时骨转移瘤患者血清中一般无M蛋白或M蛋白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不同,骨髓中也无克隆性浆细胞增殖的证据。
(四)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m巨球蛋白血症)
实验室检查: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存在大量单克隆IgM,骨髓中可见大量淋巴样浆细胞浸润。而多发性骨髓瘤主要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IgG、IgA等为主,且临床表现上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更多表现为高黏滞血症相关症状等,与多发性骨髓瘤的终末器官损害表现有所不同,通过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等检查可鉴别两者的M蛋白类型及水平等情况。
(五)浆细胞白血病
外周血表现:浆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浆细胞比例明显增高,通常>20%或绝对值>2×10?/L,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一般无或仅有少量浆细胞。同时,浆细胞白血病病情进展更迅速,全身症状更重,与多发性骨髓瘤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外周血浆细胞比例等方面有明显区别,可通过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穿刺等检查进行鉴别。
三、不同人群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的特殊考虑
(一)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及青少年发生多发性骨髓瘤较为罕见,但在鉴别诊断时需考虑到一些少见的病因引起的类似表现。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等与成人不同,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等情况的发生原因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需要仔细排查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导致浆细胞增多的因素,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儿童期少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相鉴别,因为儿童的骨髓造血等生理结构特点可能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全面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二)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多发性骨髓瘤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慢性肾功能不全等,这些基础疾病可能会掩盖或干扰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表现的判断。例如,老年人的骨痛可能被误认为是骨质疏松引起,肾功能不全可能被认为是其他慢性肾病导致,所以在鉴别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全面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后再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同时要注意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情况等因素对临床表现的影响。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的鉴别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通过与多种疾病进行细致鉴别,以明确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