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微创手术前需做好心理准备,了解手术并调整心态;完善相关检查,包括实验室、影像学及心电图等检查;进行生活准备,如饮食、个人卫生、活动休息等;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或哺乳期、有多次盆腔手术史患者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心理准备
了解手术: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子宫肌瘤微创手术的具体过程、优势(如创伤小、恢复快等)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并发症等相关信息,以减轻对手术的未知恐惧。例如,通过医生详细讲解手术原理、操作步骤等,能让患者心里更有数。
调整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与家属交流、参加病友交流会等方式,从其他成功经历的患者处获取信心,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手术。比如家属在术前多给予陪伴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紧张情绪。
二、身体准备
(一)完善相关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评估是否存在贫血情况。若血红蛋白过低,可能需要先进行纠正贫血的准备,因为贫血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和术后恢复。一般来说,血红蛋白低于70g/L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输血等处理。
凝血功能检查:查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以判断患者凝血功能是否正常。如果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会增加手术中出血的风险,需要在术前进行相应的干预调整。
肝肾功能检查:评估肝肾功能状况,因为手术和麻醉都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手术用药及术后恢复。例如,若存在肝功能损害,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可能对肝脏有影响的药物使用等。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再次明确子宫肌瘤的大小、位置、数量等情况,这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比如通过超声可以精准判断肌瘤是单发还是多发,是肌壁间、黏膜下还是浆膜下肌瘤等,从而选择更合适的微创手术方式。
盆腔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子宫肌瘤患者,可能需要进行MRI检查,以更清晰地显示肌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靠近子宫重要血管、邻近脏器的肌瘤,MRI能提供更详细的解剖信息,有助于手术医生更好地规划手术路径,减少手术风险。
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功能,了解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问题,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如果存在严重心脏问题,可能需要先请心内科会诊,评估手术对心脏的耐受性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
(二)生活准备
饮食:术前一般需要进行肠道准备,通常在术前1-2天开始进食少渣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等,避免食用豆类、牛奶等易产气食物,以防术后腹胀等不适。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术前需要进行会阴清洗等。女性患者要注意修剪指甲,避免术中受伤等情况。
活动与休息:术前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但一般不需要绝对卧床,可以进行适当的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保持身体的良好状态,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因为感冒可能会导致手术延期。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对于高血压患者,要确保血压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应控制在160mmHg以下,但也不宜过低,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手术。对于糖尿病患者,要调整血糖水平,使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同时,要加强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因为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减退,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
(二)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妊娠期患者进行子宫肌瘤微创手术需要特别谨慎,要充分评估手术对胎儿的影响。一般来说,若肌瘤没有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可能会选择在妊娠中期相对稳定的时期进行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手术;若肌瘤引起严重腹痛、压迫等症状,可能需要权衡手术风险与妊娠风险后再做决策。哺乳期患者进行手术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用药对乳汁分泌及婴儿的影响,有些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所以需要与医生沟通选择对婴儿影响较小的麻醉及术后用药方案。
(三)有多次盆腔手术史患者
此类患者盆腔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粘连情况较为复杂,手术中分离粘连的难度增加,出血风险也可能升高。术前需要详细询问既往手术情况,必要时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盆腔粘连情况,手术中要更加精细操作,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做好应对粘连导致的各种意外情况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