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滤泡增生是咽部淋巴组织受炎症等刺激的良性反应性增生,有局部症状,影像学多无异常,病理见滤泡内细胞基本正常;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有多样临床表现,影像学可发现异常淋巴结,病理有异型淋巴细胞及特有瘤细胞。儿童、成年、老年人群中淋巴滤泡增生和淋巴瘤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儿童淋巴瘤少见需个体化治疗,成年人要注意相关诱因及治疗方案权衡,老年人要注意口腔等卫生及治疗时兼顾基础病。
一、淋巴滤泡增生与淋巴瘤的区别
(一)定义与性质
1.淋巴滤泡增生:是咽部淋巴组织受到炎症等刺激后出现的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属于良性病变。例如,长期的慢性咽炎可导致咽部淋巴滤泡增生,这是机体对炎症刺激的一种免疫应答反应。
2.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细胞发生了恶性克隆性增生,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亚型。淋巴瘤细胞的增殖不受正常机体调控,会侵犯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等多个部位,并且可能导致全身多系统的病变。
(二)临床表现差异
1.淋巴滤泡增生: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如咽部淋巴滤泡增生时,患者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咽干、咽痒、刺激性咳嗽等症状,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除非是合并了严重的全身感染等情况,但此时的全身症状多与感染相关,而非淋巴瘤特有的全身表现。
2.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霍奇金淋巴瘤常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多见于颈部、锁骨上淋巴结,可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非霍奇金淋巴瘤除了有淋巴结肿大外,还可能侵犯结外器官,如胃肠道受累时可出现腹痛、腹泻、腹部包块等,皮肤受累时可出现皮肤结节、溃疡等,且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等更为常见和明显。
(三)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区别
1.影像学检查
淋巴滤泡增生:咽部淋巴滤泡增生在咽部检查时可见咽后壁、舌根部等部位散在或成簇的淋巴滤泡,一般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等)多无异常发现,除非是严重的淋巴滤泡增生导致局部结构改变,但这种改变也是良性的结构改变。
淋巴瘤:影像学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且多为进行性增大,形态、结构异常,如PET-CT检查可发现代谢活跃的病灶,有助于判断淋巴瘤的累及范围和分期等。
2.病理检查
淋巴滤泡增生:病理下可见淋巴滤泡增生,滤泡内细胞以正常的淋巴细胞等为主,细胞形态、结构基本正常,无异型性。
淋巴瘤:病理下可见异常的淋巴细胞增殖,细胞有异型性,可发现淋巴瘤特有的瘤细胞,如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eed-Sternberg细胞等,通过免疫组化等进一步检查可明确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二、相关人群的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1.淋巴滤泡增生:儿童若发生淋巴滤泡增生,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等炎症刺激引起,如反复的扁桃体炎、咽炎等。此时需注意避免儿童长期处于空气污染、刺激性气味的环境中,减少对咽部的刺激,积极治疗原发的炎症性疾病,一般经过规范的抗炎等治疗后淋巴滤泡可逐渐消退。
2.淋巴瘤:儿童淋巴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儿童淋巴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年龄、肿瘤分期等因素,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等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治疗方案需个体化且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成年人群
1.淋巴滤泡增生:成年人出现淋巴滤泡增生,可能与长期吸烟、饮酒、长期接触粉尘等职业因素、慢性鼻窦炎分泌物刺激咽部等有关。成年患者需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粉尘等,积极治疗相关的鼻部等疾病,以缓解咽部淋巴滤泡增生的症状。
2.淋巴瘤:成年人淋巴瘤的发生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如EB病毒等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成年患者在诊断为淋巴瘤后,需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明确分期和分型,然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三)老年人群
1.淋巴滤泡增生:老年人淋巴滤泡增生可能与老年人咽部黏膜抵抗力下降、慢性炎症反复发作等有关。老年人要注意口腔卫生,饮食上避免过烫、过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咽部检查,若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治疗上可采用局部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症状。
2.淋巴瘤:老年人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需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诊断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权衡治疗的获益和对老年人基础疾病的影响,如化疗药物的选择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