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检查包括观察外耳形态色泽等的耳部外观检查、用听诊器检查鼓膜及中耳情况的耳部听诊、用耳内镜观察外耳道深部等结构的耳内镜检查;鼻部检查有观察外鼻形态等的鼻部外观检查、通过前鼻镜观察鼻腔前部结构的前鼻镜检查、能更深入观察鼻腔深部结构的鼻内镜检查;咽喉部检查包含观察咽部黏膜等的口咽部检查、通过间接喉镜观察喉部结构的间接喉镜检查、能更清晰细致观察喉部及下咽部结构的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
一、耳部检查
1.耳部外观检查
检查内容:医生会观察外耳的形态、皮肤色泽、有无畸形、红肿、瘘管等情况。例如,正常外耳道皮肤应该是淡红色且光滑的,如果发现外耳道有红肿,可能提示有炎症;有瘘管则是一种先天性的异常结构。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所有人群,检查时受检者需放松,配合医生转动头部等动作以充分暴露耳部。儿童检查时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不配合影响检查结果。
2.耳部听诊
检查内容:使用听诊器检查鼓膜及中耳情况,通过听诊了解是否存在异常的声音,如是否有传导性耳鸣等情况的声音表现。正常鼓膜听诊时声音传导正常,如果中耳有积液等情况,听诊可能会出现异常的气过水声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怀疑有中耳病变的人群,检查时受检者需安静,避免说话等干扰声音的传导。儿童可能需要在安静状态下配合,若儿童不配合可能需要在其入睡等相对安静状态下进行检查。
3.耳内镜检查
检查内容:耳内镜可以清晰观察外耳道深部、鼓膜等结构。能发现外耳道异物、鼓膜穿孔、鼓膜充血等情况。例如,通过耳内镜可以看到鼓膜是否完整,有无穿孔的裂隙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耳部有不适症状或常规体检耳部检查怀疑有病变的人群。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耳部手术史等情况。儿童检查时可能需要使用合适的儿童耳内镜,且要轻柔操作,避免损伤儿童耳部黏膜。
二、鼻部检查
1.鼻部外观检查
检查内容:观察外鼻的形态、有无畸形、红肿、压痛等。比如,正常外鼻应该对称,若发现鼻梁偏斜可能是外伤等原因导致,鼻部红肿压痛可能提示有炎症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所有人群,检查时受检者需配合医生观察鼻部各个角度。儿童检查时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哭闹等影响检查。
2.前鼻镜检查
检查内容:通过前鼻镜可以观察鼻腔前部的结构,如鼻中隔、下鼻甲、中鼻甲、鼻道等情况。能发现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异物、鼻腔新生物等。例如,看到下鼻甲是否充血肿胀,鼻中隔是否有明显的偏曲部位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鼻腔有不适症状或常规体检鼻部检查怀疑有病变的人群。检查时受检者需保持头部不动,配合医生调整前鼻镜的角度。儿童检查时要轻柔操作前鼻镜,避免损伤鼻腔黏膜,可适当安抚儿童使其放松。
3.鼻内镜检查
检查内容:鼻内镜可以更深入、清晰地观察鼻腔深部结构,包括中鼻道、嗅裂等部位,能发现更细微的病变,如早期的鼻腔肿瘤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前鼻镜检查发现异常或有较复杂鼻部症状的人群。检查前可能需要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受检者需告知医生是否有鼻腔手术史、出血倾向等情况。儿童检查时需在麻醉充分的情况下进行,且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确保检查安全。
三、咽喉部检查
1.口咽部检查
检查内容:医生会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有无红肿、扁桃体大小及有无脓性分泌物等。例如,正常口咽部黏膜呈淡红色,扁桃体大小在正常范围内时不超过腭咽弓和腭舌弓。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咽部有不适症状或常规体检咽喉部检查的人群。检查时受检者需配合医生发出“啊”的声音,充分暴露咽部。儿童检查时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不配合导致咽部暴露不充分影响检查。
2.间接喉镜检查
检查内容:通过间接喉镜观察喉部结构,如会厌、声带、梨状窝等情况。能发现声带息肉、声带小结、会厌囊肿等病变。例如,观察声带运动是否正常,双侧声带是否对称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怀疑有喉部病变的人群,如声音嘶哑等。检查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咽部疾病史等。儿童检查时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配合,若儿童不配合可能需要在麻醉等特殊情况下进行间接喉镜检查。
3.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
检查内容: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可以更清晰、细致地观察喉部及下咽部的结构,对于一些微小的病变能够更准确地发现。例如,能发现早期的喉部肿瘤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间接喉镜检查发现异常或有较复杂喉部症状的人群。检查前可能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受检者需告知医生过敏史等情况。儿童检查时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在麻醉充分且密切监护下进行,确保检查过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