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有多项异常,白细胞总数方面,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常明显变化,不同年龄正常范围不同;淋巴细胞分类时,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是重要表现,性别及基础病史对其影响不大;红细胞计数减少,不同年龄正常范围不同,有相关病史者影响更甚;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呈贫血状态,性别对女性影响稍明显,儿童及有慢性疾病史者影响不同;血小板计数常减少,不同年龄正常范围不同,老年及有出血性疾病病史者出血风险增加。
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1.白细胞总数
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常明显增高。例如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白细胞计数多在(10-50)×10?/L之间,甚至可高达100×10?/L以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正常或减低,但多数病例增高。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白细胞总数的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相对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正常白细胞计数在(5-12)×10?/L左右,而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儿童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变化也遵循上述白血病白细胞总数变化的大致规律,但具体数值会因儿童年龄不同而有差异。
2.淋巴细胞分类
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是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重要血常规表现。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成熟淋巴细胞比例可高达60%-90%以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可占白细胞分类的30%以上甚至更高。
从性别角度看,男性和女性在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的淋巴细胞分类比例变化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可能因自身免疫等因素影响,在血常规表现上可能会有一些细微差别,但主要还是以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为主要特征。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分类变化可能会受到基础病史的一定影响,但核心的淋巴细胞比例异常增高的特点依然存在。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1.红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红细胞计数减少。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排挤了正常造血细胞,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例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约有25%-50%会出现轻度至中度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也常伴有红细胞计数降低。
不同年龄患者的红细胞正常计数范围不同,儿童红细胞正常计数约为(4-5.5)×1012/L,成人男性约为(4.0-5.5)×1012/L,女性约为(3.5-5.0)×1012/L。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减少情况在不同年龄患者中表现为偏离各自年龄组的正常范围。对于有贫血病史的患者,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时,红细胞计数减少可能会加重贫血症状,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以及贫血相关的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等。
2.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呈现贫血状态。贫血的程度可轻可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贫血通常为轻至中度,血红蛋白浓度多在90-120g/L之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贫血程度相对较重,血红蛋白浓度可低于90g/L。
性别方面,女性本身相对男性更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在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女性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但这也与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于儿童患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贫血对其身体各器官的发育和功能都会产生影响,如影响智力发育、运动能力等。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可能会使原有的慢性疾病症状加重,例如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贫血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心悸、气短等症状加重。
三、血小板计数
1.血小板计数变化
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常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早期血小板计数多正常,随着病情进展可逐渐减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较为常见,多数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L。
不同年龄患者的血小板正常计数范围不同,儿童血小板正常计数在(100-300)×10?/L左右,成人血小板正常计数也在(100-300)×10?/L。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减少情况在不同年龄患者中表现为低于各自年龄组的正常范围。对于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减少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因为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等因素,一旦发生出血,止血相对困难。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发生淋巴细胞白血病时,血小板计数减少会使出血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严格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如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