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是常见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表现为皮肤白斑可累及全身各部位发病机制涉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等临床表现有典型皮损及不同年龄性别表现特点诊断主要据典型皮肤表现结合伍德灯皮肤镜等检查鉴别需与贫血痣无色素痣花斑癣等区分治疗有药物光疗手术等预后因人而异预防要避免暴晒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均衡有家族史者定期检查。
一、定义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疾病,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和部位,全身各部位均可累及,常见于指背、腕、前臂、颜面、颈项及生殖器周围等。
二、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遗传、自身免疫、氧化应激、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等。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多个基因与白癜风的易感性相关;自身免疫学说认为机体免疫系统攻击黑素细胞导致其损伤和缺失,如存在针对黑素细胞抗原的自身抗体等;氧化应激状态下,过多的氧自由基损伤黑素细胞;黑素细胞自身破坏学说则提出黑素细胞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对自身有毒性作用等。
三、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
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颜色可呈乳白色、瓷白色等。白斑大小形态不一,数目可单发或多发,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泛发全身。进展期白斑边缘可模糊,有扩大趋势,可出现同形反应,即皮肤损伤部位出现新的白斑。稳定期白斑边缘色素加深。
黏膜部位也可受累,如口腔、龟头、阴唇等部位出现白斑。
2.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特点
儿童:儿童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但在病情发展等方面可能有其特点。儿童白癜风的白斑分布相对较广泛,进展期可能较快,且心理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白斑可能对其心理造成一定压力,需要关注其心理健康,给予心理支持。
成人:成人白癜风患者病情相对较稳定,但也受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较大。精神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
3.不同性别表现差异:总体上男女发病率无明显严格的绝对差异,但在一些特殊情况或病情发展上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如女性可能在经期、孕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病情有一定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主要根据典型的皮肤表现,如白斑的颜色、边界、分布等特点进行初步诊断。伍德灯检查有助于辅助诊断,白癜风在伍德灯下表现为亮白色荧光。皮肤镜检查也可辅助诊断,能观察到白斑处黑素细胞的形态等变化。必要时可进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表现为表皮黑素细胞及黑素颗粒明显减少或消失,基底层多巴染色阳性的黑素细胞消失等。
2.鉴别诊断
贫血痣:为先天性局限性色素减退斑,一般单侧分布或局限在某一部位,出生后或不久发生,终生不变,摩擦局部时白斑不发红,而周围正常皮肤发红。
无色素痣: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损害往往沿神经节段分布,表现为局限性或泛发性减色斑,境界模糊,边缘多呈锯齿状,周围无色素增加晕,持续终身不变。
花斑癣:多见于青壮年,好发于颈部、躯干等部位,损害为圆形或椭圆形淡白色斑,表面有细薄鳞屑,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
五、治疗
目前白癜风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均有一定局限性。治疗目的包括控制病情发展、促进白斑复色等。
1.药物治疗:有糖皮质激素,如外用的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可用于进展期白癜风;免疫调节剂,如转移因子等;还有针对黑素细胞移植的相关药物辅助等,但具体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不同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光疗: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是常用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刺激黑素细胞增生和黑素合成。308nm准分子激光或准分子光治疗,针对局部白斑效果较好,能精准作用于病变部位。
3.手术治疗:适用于稳定期的白癜风患者,如自体表皮移植、微小皮片移植、自体黑素细胞移植等,通过将正常黑素细胞移植到白斑部位来恢复色素。
六、预后与预防
1.预后
白癜风的预后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发病年龄早、病程长、白斑泛发、发生在头面部等暴露部位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差。但通过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可达到白斑复色的效果,也有部分患者病情可得到控制,不再进展。
2.预防
避免暴晒,过度暴晒可能诱发或加重白癜风,外出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如涂抹防晒霜、戴遮阳帽等。保持良好的心态,精神压力过大是白癜风的诱发因素之一,应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避免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同时,有白癜风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自身皮肤状况,定期进行皮肤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