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睡眠不足或质量差(各年龄段均可能,长期熬夜等致大脑供血不足)、低血压(女性、老年人及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运动者易出现)、低血糖(儿童空腹运动量大、糖尿病患者用药饮食不当、节食减肥者易发生);病理性因素包括耳部疾病(梅尼埃病致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下降,耳石症因耳石脱落致与头部位置变化相关的短暂眩晕)、眼部疾病(屈光不正致儿童及长期用眼者头晕,青光眼致中老年人急性发作时剧烈头痛伴头晕等)、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颈椎病致头晕,且各有特点)、神经系统疾病(脑供血不足、脑梗死、颅内肿瘤致头晕及相应伴随症状)、其他系统疾病(贫血致脑部缺氧头晕伴面色苍白等,感染性疾病致感冒发热时头晕伴相应症状)。
一、生理性因素
(一)睡眠不足或质量差
年龄方面: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睡眠问题导致头晕,儿童若睡眠不足,可能影响身体和大脑发育,进而出现头晕;成年人长期熬夜、睡眠浅等,会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引起脑部供血相对不足,从而产生头晕感。比如有研究表明,长期睡眠时长不足6小时的人群,头晕发生率比睡眠充足人群高出约20%。
生活方式: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大脑神经调节紊乱,容易出现头晕。一些经常加班、昼夜颠倒工作的人,就较易受此影响。
(二)低血压
性别:女性相对男性更易出现生理性低血压导致的头晕,尤其是青春期女性,因身体发育等原因,可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比如从卧位或蹲位突然站起时,血压骤降,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
年龄:老年人也可能因血管弹性下降等出现低血压性头晕,随着年龄增长,血管调节功能减退,更容易在体位变化等情况下发生血压波动导致头晕。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的人,血压调节能力较弱,也易出现低血压性头晕。
(三)低血糖
年龄:儿童若空腹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且未及时补充能量,可能出现低血糖头晕;糖尿病患者无论年龄大小,若降糖药使用不当、饮食不规律等,也易发生低血糖头晕,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感知不敏感,更需注意。
生活方式:节食减肥人群若控制饮食过度,很可能引发低血糖头晕,长时间不进食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血糖降低,影响脑部功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二、病理性因素
(一)耳部疾病
梅尼埃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患者会出现发作性眩晕,常伴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头晕感较为剧烈,可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是由于耳石脱落后,头部位置改变时,刺激内耳感受器,导致突然发作的短暂眩晕,头晕与头部位置变化密切相关,比如从卧位坐起、翻身等动作时易诱发。
(二)眼部疾病
屈光不正:儿童若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未及时佩戴合适眼镜,长期用眼疲劳,会引起头晕。成年人长期近距离用眼工作,如长时间看电脑、手机,也可能因眼部调节问题出现头晕。
青光眼:多见于中老年人,急性青光眼发作时,会出现剧烈头痛伴头晕,同时伴有视力急剧下降、眼痛、虹视等症状,是由于眼压升高影响眼部及脑部神经功能导致。
(三)心血管疾病
心律失常:各种心律失常都可能导致头晕,老年人更常见。如心房颤动时,心脏跳动节律不规则,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
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尤其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头晕感更明显。而低血压状态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因血压调节异常出现头晕。
颈椎病: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中老年人等。颈椎病变压迫椎动脉,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头晕,且头晕症状常与颈部活动姿势有关,如转头时易诱发或加重头晕。
(四)神经系统疾病
脑供血不足:多种原因可引起,如脑血管狭窄、血液黏稠度增高等。中老年人高发,会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脑梗死:发病前可能有头晕先兆,还可伴有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是由于脑部血管阻塞,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所致。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逐渐增大时,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和神经,引起头晕,还可能伴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不同部位的肿瘤头晕表现可能有所差异。
(五)其他系统疾病
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等,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缺氧,出现头晕,同时伴有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儿童和女性相对更易发生贫血性头晕。
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热时,身体代谢加快,毒素影响等可导致头晕,同时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因感染出现头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