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治疗分急性发作期和恢复期及二级预防,急性发作期有静脉溶栓、血管内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控血压等,恢复期及二级预防包括康复治疗、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饮食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原则且鹅蛋食用要适量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一、脑血栓的治疗
(一)急性发作期治疗
1.静脉溶栓:发病4.5小时内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如阿替普酶等,可使部分患者血管再通,改善预后,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比如存在颅内出血倾向、近期大手术等情况则不适合溶栓。
2.血管内治疗: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在发病6-24小时内可考虑血管内取栓等治疗,能使闭塞血管再通,尤其适用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3.抗血小板聚集: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一般在发病后48小时-72小时开始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但有胃肠道出血等风险,需评估患者情况。
4.调控血压:根据患者的基础血压等情况调控血压,一般在溶栓等治疗后根据血压情况谨慎调整,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影响脑灌注。
(二)恢复期及二级预防
1.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包括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语言康复等。康复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由康复治疗师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康复方案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康复需更注重安全和循序渐进,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康复中要注意血压的监测和调控。
2.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目标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但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血压等情况个体化调整,比如老年患者血压不宜降得过低,避免脑灌注不足。
高血脂:使用他汀类药物等调控血脂,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控制在目标值以下,如对于有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的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他汀类药物可能有肝酶升高等不良反应,需定期监测肝功能等。
糖尿病:通过饮食、运动、药物等控制血糖,使血糖达到合理水平,如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左右,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可能略有差异,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可适当宽松,避免低血糖发生。
二、脑血栓患者的饮食
(一)总体饮食原则
脑血栓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
1.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脑血栓患者的病情控制,尤其对于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更为重要。
2.低脂饮食:减少动物脂肪的摄入,如猪油、牛油等,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鱼油等。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血栓复发的风险。例如,可多吃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鱼类中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
3.低糖饮食:控制糖分的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甜食、饮料等。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脑血栓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关键,高糖饮食会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稳定。
4.高蛋白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鸡蛋(需注意适量,后文会详细说鹅蛋相关)、牛奶、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但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等个体化调整。
5.高维生素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橙子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维生素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而便秘可能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对脑血栓患者不利。
(二)鹅蛋与脑血栓饮食的关系
鹅蛋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每100g鹅蛋含蛋白质约12.8g,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于脑血栓患者来说,适量食用鹅蛋可以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但需要注意的是,鹅蛋中的脂肪含量相对较高,尤其是蛋黄部分,所以脑血栓患者食用鹅蛋要适量,一般每天1个鹅蛋较为合适,避免过多摄入脂肪导致血脂升高。同时,对于合并高血脂的脑血栓患者,在食用鹅蛋时更要严格控制量,并且可以选择吃蛋白部分为主,减少蛋黄的摄入。不同年龄的患者食用鹅蛋的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由于消化系统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一般不建议过早过多食用鹅蛋,而成年人可以适量食用,但要结合自身的血脂等情况调整。女性和男性在食用鹅蛋时没有本质的性别差异,但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来调整摄入量,比如有肥胖等情况的患者要适当减少鹅蛋的食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