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鼻炎有鼻部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眼部症状如眼痒、流泪、眼红眼肿,其他症状如咳嗽、睡眠障碍、嗅觉减退,不同年龄小儿表现有特点,婴幼儿期鼻部症状不典型、眼部症状易被忽视、可能合并耳部症状,学龄前期症状表达渐清晰、活动和学习受影响,学龄期症状与成人相似、有社交和心理影响,需与普通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鼻窦炎鉴别,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儿症状表现,怀疑患病及时就医检查诊断早期干预治疗。
一、症状表现
(一)鼻部症状
1.鼻痒:小儿常表现为反复揉鼻、挖鼻等动作,由于小儿表达能力有限,这是较为常见的鼻部不适表现。鼻痒是因为过敏原刺激鼻黏膜,引起神经末梢的感觉异常。
2.打喷嚏:多为连续性发作,次数较多,可达到数次甚至数十次。过敏原进入鼻腔后,刺激鼻黏膜的感觉神经末梢,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导致打喷嚏反射。
3.流鼻涕:清水样鼻涕是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典型表现之一。过敏原刺激鼻黏膜,使其分泌功能亢进,产生大量稀薄的分泌物。婴幼儿可能因流鼻涕导致鼻塞,影响呼吸和吃奶。
4.鼻塞: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为间断性鼻塞,重者可出现持续性鼻塞。鼻塞是由于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导致鼻腔通气受阻。
(二)眼部症状
1.眼痒:小儿会频繁揉眼,因为眼结膜受到过敏原刺激,出现瘙痒感。
2.流泪:眼结膜受刺激后,泪腺分泌增加,导致小儿眼睛流泪。
3.眼红、眼肿:过敏原引起眼结膜的炎症反应,出现眼结膜充血、水肿,表现为眼睛发红、肿胀。
(三)其他症状
1.咳嗽:部分小儿过敏性鼻炎可合并咳嗽,尤其是在夜间或清晨较为明显。这是因为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反射,或者过敏原通过呼吸道途径刺激下呼吸道。
2.睡眠障碍:由于鼻塞、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影响,小儿睡眠质量下降,出现睡眠不安、夜醒等情况。长期睡眠障碍可能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因为生长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旺盛。
3.嗅觉减退:长期的鼻黏膜炎症可能影响嗅觉感受器的功能,导致小儿嗅觉减退,但小儿往往较难准确表达嗅觉变化,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对气味的反应。
二、不同年龄小儿的表现特点
(一)婴幼儿期(0-3岁)
1.鼻部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婴幼儿可能不会准确表达鼻痒、打喷嚏等症状,更多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吃奶时哭闹等。因为婴幼儿鼻腔较狭窄,鼻塞时对呼吸和吃奶的影响更为明显。
2.眼部症状容易被忽视:婴幼儿揉眼等眼部症状可能被家长误认为是玩耍时的不经意动作,而未能及时察觉与过敏性鼻炎的关联。
3.可能合并耳部症状:由于婴幼儿的咽鼓管较宽、短且直,鼻腔分泌物倒流可能通过咽鼓管累及中耳,引起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哭闹、抓耳等症状。
(二)学龄前期(3-6岁)
1.症状表达逐渐清晰:小儿能够部分表达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但仍可能描述不准确。此阶段小儿开始具备一定的自我感知能力,但语言表达还不够完善。
2.活动受影响更明显:由于鼻塞、流涕等症状,小儿在户外活动时可能因呼吸不畅而活动耐力下降,影响正常的游戏和运动。
3.对学习的影响:睡眠障碍可能导致小儿在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
(三)学龄期(6岁以上)
1.症状与成人有相似之处:逐渐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鼻部、眼部及全身症状,如明显的鼻塞、流涕、眼痒、咳嗽等。
2.社交和心理影响:因鼻部不适等症状可能影响小儿的社交活动,如在学校因频繁打喷嚏、流鼻涕而感到尴尬,可能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表现
(一)与普通感冒鉴别
1.病程:普通感冒病程相对较短,一般7-10天可自愈;小儿过敏性鼻炎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常年反复发作。
2.全身症状:普通感冒常伴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小儿过敏性鼻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除非合并感染时可能出现低热等。
3.鼻涕性质:普通感冒初期为清水样鼻涕,后期可变为脓涕;小儿过敏性鼻炎为持续性清水样鼻涕。
(二)与血管运动性鼻炎鉴别
1.诱因:血管运动性鼻炎可由温度变化、刺激性气味等非特异性因素诱发;小儿过敏性鼻炎主要由过敏原诱发。
2.症状特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症状相对不如过敏性鼻炎典型和规律,且一般无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
(三)与鼻窦炎鉴别
1.鼻涕性质:鼻窦炎的鼻涕多为脓性,可伴有臭味;小儿过敏性鼻炎为清水样鼻涕。
2.全身症状:鼻窦炎可能伴有发热、头痛、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而小儿过敏性鼻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除非合并鼻窦炎时才会出现相应表现。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表现因个体差异、年龄等因素有所不同,家长需密切观察小儿的症状表现,一旦怀疑小儿患有过敏性鼻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