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表现症状多样,贫血致患者有不同程度乏力易疲劳等,发热有低热高热且因白血病细胞释放致热原及免疫力低下易继发感染,出血有皮肤瘀点瘀斑、鼻腔牙龈出血等且与血小板减少有关,浸润可致肝脾淋巴结肿大、骨骼关节疼痛等,了解这些症状对早期发现白血病重要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出现相关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一、贫血相关表现
一般情况:白血病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患者会感觉乏力、易疲劳,活动后气短等。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因为贫血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和营养供应,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明显,会干扰其骨骼、器官等的正常发育进程。女性患者可能会因贫血出现面色苍白,这是由于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皮肤黏膜的血氧供应不足所致。
具体机制: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序分化产生红细胞等血细胞,而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占据了骨髓空间,排挤了正常造血干细胞,使得红细胞生成减少。血红蛋白是携带氧气的重要物质,贫血时血红蛋白量下降,组织器官供氧不足,从而引发上述一系列症状。
二、发热表现
发热特点:白血病患者常有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高热可超过39℃甚至40℃。发热原因一方面是白血病细胞本身释放内源性致热原,另一方面是由于正常造血受抑制,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继发感染,从而引起发热。例如,肺部感染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感染部位,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伴有发热。对于老年白血病患者,由于其本身基础状况相对较差,免疫力更弱,感染的风险更高,发热时更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可能很快发展为严重感染,危及生命。儿童白血病患者发热时,家长要格外注意观察发热伴随的其他症状,如是否有皮肤瘀点瘀斑等,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且白血病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感染相关:当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时,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容易侵入人体。细菌感染较为常见,像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可引起不同部位的感染病灶;病毒感染中,常见的有疱疹病毒等,可导致口腔疱疹等;真菌感染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中相对容易发生。
三、出血表现
出血部位及表现:白血病患者可能出现多种部位的出血。皮肤瘀点瘀斑是比较常见的,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点或斑块,这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导致皮肤小血管破裂出血。鼻腔出血也较为多见,患者可能会不自觉地出现鼻出血,有时可能较难止住。牙龈出血也是常见症状之一,在刷牙或进食时容易发生牙龈渗血。对于女性白血病患者,月经期间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在儿童白血病中,鼻出血、皮肤瘀斑等表现较为突出,家长发现儿童不明原因的皮肤有瘀斑或者频繁鼻出血时,要高度警惕白血病的可能。颅内出血是白血病严重的出血表现,一旦发生,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威胁生命,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白血病患者,颅内出血都是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尤其是对于有头痛、呕吐等症状的患者,要立即就医。
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在人体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白血病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受白血病细胞影响,生成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水平时,就容易发生出血。正常血小板计数约为(100-300)×10?/L,当低于50×10?/L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低于20×10?/L时,严重出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四、浸润相关表现
肝脾淋巴结肿大:白血病细胞浸润可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肝肿大时,患者右上腹可能有胀满感,可通过体检触及肿大的肝脏;脾肿大时,左上腹可摸到肿块,患者可能会有腹胀等不适。淋巴结肿大可表现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较硬,可推动或固定。儿童白血病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时,家长要注意观察肿大的速度和程度,因为这可能反映病情的进展情况。对于老年患者,肝脾淋巴结肿大也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因为老年人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但白血病是需要重点排除的情况之一。
骨骼关节浸润: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骼和关节时,患者会出现骨骼疼痛,常见于胸骨、四肢骨等部位,疼痛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儿童白血病患者骨骼关节疼痛较为常见,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生长痛而被忽视,但儿童白血病引起的骨骼关节疼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且休息后不能缓解,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总之,白血病的表现症状多样,了解这些症状对于早期发现白血病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在症状表现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一旦出现上述相关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