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原因有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等需通过检查明确,非手术固齿有牙周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周夹板固定)、纠正咬合创伤(调颌),手术固齿有牙周翻瓣术、引导组织再生术,不同人群固齿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换牙期或外伤等要注意,成年人注重口腔卫生及忌不良习惯,老年人防多种因素且要注重口腔保健、补营养、选合适饮食,日常固齿要维护口腔卫生(正确刷牙、用牙线等)、注意饮食避免过硬过黏食物多吃有益营养素食物。
一、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及初步评估
牙齿松动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牙周炎、外伤、根尖周炎等。牙周炎是导致成年人牙齿松动最常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牙菌斑、牙结石等长期刺激牙龈,引发牙龈炎症并逐渐破坏牙周组织,使牙齿支持组织丧失。外伤则多因意外碰撞、咀嚼硬物等导致牙齿受到外力冲击而松动。根尖周炎通常是由于牙髓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炎症扩散到根尖周组织,引起根尖周组织炎症,导致牙齿松动。首先要通过口腔检查、X线等检查手段明确牙齿松动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二、非手术固齿方法
(一)牙周治疗
1.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对于牙周炎引起的牙齿松动,龈上洁治可以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等,龈下刮治则能清除牙龈以下深部的牙石和菌斑,减轻牙龈炎症,阻止牙周组织进一步破坏,为牙齿稳固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定期进行龈上洁治(每6-12个月一次)有助于预防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对于已患牙周炎的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定期进行龈下刮治等治疗。
2.牙周夹板固定:当牙齿松动度在一定范围内时,可以采用牙周夹板将松动牙与相邻的稳固牙齿连接固定在一起,分散咬合力,减轻松动牙齿的负担,促进牙周组织的修复。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牙齿松动的情况,通过夹板固定后,松动牙齿的受力得到改善,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
(二)纠正咬合创伤
1.调颌:如果牙齿松动是由于咬合创伤引起,比如个别牙齿存在早接触、颌干扰等情况,需要进行调颌治疗,调整牙齿的咬合关系,消除早接触和颌干扰,使牙齿受力均匀,缓解牙齿松动。例如,通过牙科手机打磨牙齿的高点,使上下牙齿能够均匀接触,减轻患牙的负担。
三、手术固齿方法
(一)牙周手术
1.牙周翻瓣术: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牙周炎患者,牙周翻瓣术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方法。通过切开牙龈,翻开牙龈瓣,暴露牙周病变组织,进行彻底的清创、修整牙槽骨等操作,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这种手术可以更彻底地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石等,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有助于稳固牙齿。一般适用于经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等治疗效果不佳,且牙周袋较深的患者。
2.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牙周组织细胞再生,形成新的牙周韧带和牙槽骨,从而恢复牙齿的支持组织,达到固齿的目的。该手术需要在牙周翻瓣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放置生物膜等屏障,阻挡牙龈上皮细胞的长入,为牙周组织细胞的再生创造空间,适用于有牙周组织缺损的牙齿松动患者。
四、不同人群的固齿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牙齿松动可能是换牙期的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外伤、龋齿等原因。如果是换牙期的生理性松动,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手摇晃牙齿等不良习惯。如果是外伤等导致的牙齿松动,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咀嚼过硬的食物,防止牙齿受到外伤。
(二)成年人
成年人牙齿松动多与牙周炎等疾病相关,成年人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治。如果已经患有牙周炎等疾病,要积极配合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复诊。同时,成年人要注意避免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因为吸烟会加重牙周炎的病情,影响牙齿的稳固。
(三)老年人
老年人牙齿松动可能与牙周炎、骨质疏松等多种因素有关。老年人要更加注重口腔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控制牙周炎等疾病。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维持骨骼健康,从而间接有助于牙齿的稳固。在饮食方面,要选择富含营养且较易咀嚼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加重牙齿负担。
五、日常固齿的维护
(一)口腔卫生维护
1.正确刷牙: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进行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每天早晚各刷一次。
2.使用牙线和间隙刷:对于牙齿之间的缝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进行清洁,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防止菌斑堆积导致牙周炎等疾病,进而避免牙齿松动加重。
(二)饮食注意
避免长期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如坚果、牛皮糖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对牙齿造成过度的咬合压力或导致牙齿被黏住而受到损伤,增加牙齿松动的风险。多食用富含钙、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牛奶、橙子、菠菜等,有助于维持牙齿和牙周组织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