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体重增长异常包括增长不足和过快,增长不足可能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需调整饮食,增长过快可能与营养代谢异常等有关需合理控食;营养素缺乏有蛋白质缺乏致水肿等、铁缺乏致贫血等、钙缺乏致腿抽筋等、维生素缺乏有多种表现;胎儿会有宫内生长受限、器官发育异常风险增加;高龄孕妇和有妊娠合并症孕妇因自身情况更需关注营养保证胎儿正常发育。
孕期体重增长不足:正常妊娠时孕妇体重会逐渐增加,若孕妇体重增长低于相应孕周的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营养不良。一般在孕早期体重增加不明显,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长应有一定幅度,如孕中晚期每周约增长0.3-0.5千克。若孕妇摄入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能满足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需求,就会出现体重增长缓慢甚至不增的情况,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问题。对于有这种情况的孕妇,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摄入。
孕期体重增长过快:虽然孕期体重增长过快可能有多种原因,但也可能与营养不良相关的代谢异常有关。如果孕妇过度摄入某些高热量但营养不均衡的食物,如过多的甜食、油炸食品等,而忽视了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也可能表现为体重异常增长。这种情况可能增加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可能对分娩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合理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避免能量摄入过剩。
营养素缺乏相关表现
蛋白质缺乏:孕妇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能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较明显。因为蛋白质缺乏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同时,孕妇可能会出现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等情况,表现为容易疲劳、反复感染等。胎儿也会因为蛋白质供应不足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缓慢、器官发育不良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蛋类、豆类等需要适当增加摄入。
铁缺乏:孕妇铁缺乏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等。因为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携氧能力下降,导致身体各器官组织缺氧,从而出现上述症状。长期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和身体发育。孕妇需要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但要注意铁剂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钙缺乏:孕妇钙缺乏时,孕妇自身可能会出现腿抽筋,尤其是在夜间,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痉挛。同时,胎儿骨骼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可能导致胎儿骨骼发育不良、出生后患佝偻病等。富含钙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海鲜等,孕妇应保证足够的钙摄入,必要时可补充钙剂。
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缺乏:可能导致孕妇皮肤干燥、夜盲症等。维生素A对胎儿的视觉发育、骨骼发育等很重要,缺乏时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胡萝卜、菠菜等。
维生素C缺乏:会使孕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维生素C参与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作用,缺乏时可能影响胎儿的胶原蛋白合成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如橙子、柠檬、西兰花等。
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除了可能导致孕妇腿抽筋外,还会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增加胎儿出生后患佝偻病等的风险。维生素D可以通过晒太阳在体内合成,同时也可通过食物如深海鱼类、蛋黄等摄入。
胎儿生长发育相关表现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由于孕妇营养不良,不能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胎儿在宫内的生长速度会低于正常孕周。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胎儿的双顶径、股骨长等指标低于相应孕周的正常范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可能导致胎儿出生体重过低,增加新生儿窒息、感染等不良预后的风险。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寻找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调整孕妇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必要时可能需要住院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等。
胎儿器官发育异常风险增加:孕妇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发育。例如,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胎儿出生后智力发育可能低于正常水平;心血管系统发育也可能出现异常等。这是因为胎儿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素的支持,任何一种营养素的缺乏或不均衡都可能干扰器官的正常形成和发育过程。
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对营养的需求相对更高,同时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等风险增加,而营养不良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胎儿的健康。高龄孕妇更需要密切关注营养状况,保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以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
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如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对营养的代谢和需求与正常孕妇不同,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既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又要控制血糖水平。对于患有妊娠高血压的孕妇,也需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摄入,避免过度限制营养导致营养不良,同时要遵循低盐、适量蛋白质等的饮食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