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系统异常相关,遗传因素使部分人群易有免疫应答异常,不同年龄段受遗传影响不同;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接触(吸入性如花粉、尘螨、真菌,食物性如部分食物)及其他如空气污染、温度湿度变化等刺激鼻黏膜或降低防御功能诱发过敏;免疫系统异常时过敏原致B细胞产IgE抗体,触发细胞脱颗粒释放炎症介质引发症状,儿童免疫系统发育未全、成人受不良环境等影响易失衡致发病。
一、遗传因素
1.遗传易感性体现: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鼻炎,那么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性,使得某些人群更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相关的免疫应答异常。例如,特定的基因变异可能与免疫球蛋白E(IgE)的调节、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等过程相关,从而增加了个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免疫反应的风险。
2.不同年龄段的遗传影响:在儿童时期,遗传因素对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影响较为明显。如果父母有过敏性鼻炎病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激发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而对于成年人,遗传因素仍然是发病的基础之一,但后天的环境因素等也会对其发病产生重要作用。
二、环境因素
1.过敏原接触
吸入性过敏原
花粉: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粉过敏原。在春季,杨树、柳树的花粉是常见的过敏原;夏季则以蒿草花粉等为主;秋季可能有豚草花粉等。花粉通过空气传播,当过敏体质的人吸入花粉后,花粉中的蛋白质成分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鼻炎症状。例如,在花粉传播的高峰期,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往往会明显加重。
尘螨:尘螨是一种常见的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尘螨主要存在于灰尘、床单、被罩、沙发等家居环境中。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碎片等含有过敏原成分。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长期接触尘螨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过敏原,产生免疫应答,引起鼻黏膜的过敏反应。儿童由于在室内活动时间相对较长,且与家居环境接触密切,更容易受到尘螨的影响。
真菌: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如室内的潮湿角落、浴室等。真菌的孢子可以飘散在空气中,被过敏体质的人吸入后,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不同种类的真菌具有不同的过敏原成分,其引起的过敏反应机制与花粉、尘螨类似,都是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鼻黏膜炎症。
食物性过敏原
某些食物也可能成为过敏原,引起过敏性鼻炎。例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食物性过敏原引起过敏性鼻炎的机制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吸收后,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引发全身免疫反应,进而影响鼻黏膜。对于儿童来说,过早引入某些食物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从而在日后引发过敏性鼻炎等过敏相关疾病。成年人如果既往没有食物过敏史,但在某些情况下接触了特定食物过敏原,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症状。
2.其他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室外的空气污染,如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的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会刺激鼻黏膜,降低鼻黏膜的防御功能,使得过敏原更容易侵入并引发过敏反应。室内的空气污染,如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也可能对鼻黏膜产生刺激,诱发过敏性鼻炎。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群,包括各个年龄段,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相对较高。
温度和湿度变化:急剧的温度变化或不适宜的湿度环境也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例如,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温度的骤变可能刺激鼻黏膜;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都可能影响鼻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使鼻黏膜的抵抗力下降,增加过敏原引发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温度和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同,儿童的鼻黏膜相对娇嫩,更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影响。
三、免疫系统异常
1.免疫应答过程: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能够识别自身和非自身物质,对非自身物质进行适度的免疫防御。但在过敏性鼻炎患者中,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当过敏原进入过敏体质个体的体内后,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会产生大量的IgE抗体。IgE抗体与鼻黏膜中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抗体结合,触发这些细胞的脱颗粒反应,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鼻黏膜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从而导致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如鼻痒、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
2.不同年龄段免疫系统差异的影响:儿童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相对成年人更容易出现免疫调节失衡的情况。例如,儿童的Th1和Th2细胞免疫平衡尚未完全建立,Th2细胞相关的免疫反应更容易占优势,使得儿童在接触过敏原后更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而成年人的免疫系统虽然相对稳定,但如果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因素刺激下,或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的轻微失调,也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例如,一些患有基础免疫疾病的成年人,其免疫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过度的免疫应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