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血常规常见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骨髓受侵、炎症致红细胞生成不足)、血小板减少(骨髓浸润、免疫破坏致生成少)、白细胞计数异常(减少因骨髓抑制、增多或因炎症等),贫血程度反映病情进展,血小板计数关联出血风险,白细胞计数与感染风险相关,不同年龄段患者需依据血常规表现进行相应病情评估与临床处理。
一、骨髓瘤血常规的常见异常表现
(一)贫血
1.表现:多数骨髓瘤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即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正常。
2.机制: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排挤正常造血组织,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同时,患者可能存在慢性炎症反应,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进而引起贫血。对于儿童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正常的红细胞携氧功能异常会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骨骼、神经系统等的正常发育进程;成年女性患者若贫血严重,可能会在月经等生理情况下加重贫血症状,影响生活质量;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贫血会进一步加重其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状态,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二)血小板减少
1.表现:部分患者血常规中血小板(PLT)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2.机制: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抑制巨核细胞的正常增殖和分化,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此外,免疫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患者体内的异常免疫反应可能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减少。儿童患者血小板减少时,由于其凝血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发生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育龄期女性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影响正常的月经出血情况,导致月经过多等问题;老年患者血小板减少会增加出血风险,如消化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等,且出血后不易止血,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康复。
(三)白细胞计数异常
1.白细胞减少
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低于正常范围。
机制:骨髓瘤细胞在骨髓内堆积,抑制正常白细胞前体细胞的增殖,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患者的免疫功能紊乱也可能影响白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儿童患者白细胞减少会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成年男性患者白细胞减少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免疫防御功能,在接触病原体时更易患病;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会进一步削弱其免疫监视能力,使感染的风险大幅增加,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不易控制。
2.白细胞增多
表现:少数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
机制:可能是由于骨髓内炎症反应等因素刺激,导致白细胞释放增加;或者是合并了感染等其他情况引起白细胞应激性增多。儿童患者白细胞增多若由感染引起,需要进一步明确感染源并积极治疗;成年女性患者白细胞增多时需排查是否存在感染、肿瘤等其他疾病;老年患者白细胞增多要综合考虑是否有感染、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可能,因为老年患者基础情况复杂,需要谨慎鉴别诊断。
二、血常规表现与骨髓瘤病情评估的关系
(一)贫血程度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贫血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髓瘤病情的进展情况。一般来说,贫血越严重,提示骨髓被骨髓瘤细胞浸润的程度可能越重,疾病处于相对活跃的阶段。通过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的预后。例如,经过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有所上升,往往提示治疗有效;若血红蛋白持续下降,则提示疾病可能进展或治疗效果不佳。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评估标准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血红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是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儿童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贫血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贫血状况;成年患者关注贫血对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影响;老年患者则关注贫血对其整体健康状况和合并疾病的影响。
(二)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的关系
血小板计数与出血风险密切相关。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风险越高。当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数值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出血倾向。在临床中,需要根据血小板计数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于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可能需要输注血小板来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自身止血机制相对不完善,血小板减少时更要严格监测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出血措施;育龄期女性患者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创伤,防止因血小板减少导致月经过多或其他部位出血;老年患者要注意避免摔倒、碰撞等,防止发生出血性损伤,同时要密切观察有无潜在的出血部位,如消化道、泌尿系统等。
(三)白细胞计数与感染风险的关系
白细胞计数异常与感染风险相关。白细胞减少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感染风险显著增加;而白细胞增多时,需要鉴别是感染等良性因素还是肿瘤进展等恶性因素引起。对于儿童患者,白细胞减少或增多都要高度警惕感染的可能,要加强感染防控措施,如保持环境清洁、避免接触感染源等;成年男性患者要注意自身免疫状态和接触感染源的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进行治疗;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功能衰退,白细胞计数异常时感染风险更高,要更加细致地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咳嗽、尿频等感染相关症状,一旦出现要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