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瘙痒伴小腹疼痛可能由妇科炎症(如阴道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引起,需及时就医,育龄女性、儿童、老年女性就医有不同注意事项,还可通过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妇科检查来预防。
一、可能的原因
(一)妇科炎症
1.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炎症累及盆腔时可能出现小腹疼痛。研究表明,细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与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等因素有关,阴道pH值通常大于4.5。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可经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典型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可伴有灼热感、疼痛、性交痛等,阴道分泌物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若滴虫感染上行累及盆腔,可引起小腹疼痛。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主要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瘙痒症状严重时可坐立不安,部分患者可伴有小腹疼痛,尤其是炎症较严重时累及盆腔组织。
2.盆腔炎
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急性盆腔炎主要表现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缺乏等。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病情迁延所致,主要症状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等情况。
(二)其他情况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主要症状为下腹痛和痛经、性交不适、不孕,部分患者可出现阴道瘙痒(较少见),若异位内膜累及肠道,还可出现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等,累及泌尿系统时可出现经期尿频、尿痛、血尿等。
2.肿瘤性疾病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异常、腹部肿块、白带增多、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等,当肌瘤红色变性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若肌瘤压迫周围组织或合并其他炎症时也可能出现小腹疼痛,一般较少出现阴道瘙痒,除非合并感染等情况。
卵巢肿瘤:卵巢肿瘤有多种病理类型,当肿瘤发生扭转、破裂等并发症时可出现急性腹痛。部分卵巢肿瘤患者可能伴有阴道分泌物异常等情况,若肿瘤为恶性,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消瘦等全身症状,一般单纯卵巢肿瘤较少出现阴道瘙痒,若合并感染则可能出现。
二、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当出现阴道瘙痒伴小腹疼痛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既往妇科疾病史等,然后进行妇科检查,如双合诊、三合诊等,初步了解盆腔情况。还可能会进行实验室检查,如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以明确是否有阴道炎及阴道炎的类型;血常规检查可了解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还可能会进行B超检查,如盆腔超声,以了解子宫、附件等盆腔脏器的情况,必要时可能会进行腹腔镜等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出现这种情况需格外重视,因为可能涉及妊娠相关情况,如宫外孕等也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等类似表现,所以要告知医生月经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与妊娠相关。
儿童:女童出现阴道瘙痒伴小腹疼痛相对少见,但也可能是外阴阴道炎等情况,需详细询问家长儿童的生活史,如是否有穿开裆裤、接触污染物品等情况,医生检查时要注意轻柔操作,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是否有萎缩性阴道炎等情况,同时要警惕是否有恶性肿瘤的可能,因为老年女性是一些妇科肿瘤的高发人群,医生在诊断时要全面评估,考虑到老年女性的生理特点及可能存在的多种基础疾病等因素。
三、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内裤宜选择棉质、宽松的,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清洗外阴的盆具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风险。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引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女性,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必要时可同时补充益生菌等,以维持阴道正常菌群平衡。
3.定期妇科检查
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盆腔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妇科疾病并及时治疗,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更应重视定期妇科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