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分急性期、恢复期、日常生活动作及辅助器具使用训练。急性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与良肢位摆放;恢复期有床上翻身、坐起、站立、步行训练;日常生活动作包括穿衣、进食训练;辅助器具使用有拐杖或助行器使用训练,各阶段训练针对不同情况,保障患者功能恢复与生活自理。
一、急性期康复锻炼
1.关节活动度训练
对于偏瘫患者急性期,要进行患侧关节的被动活动。比如肩关节,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方向的活动,每个方向活动5-10次,每天可进行3-4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因为在急性期,患者肌肉力量较弱,关节容易僵硬,通过被动活动可以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操作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避免造成损伤。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要轻柔操作;老年患者可能关节本身有一定退变基础,也要格外小心。
膝关节同样进行被动屈伸活动,每次屈伸幅度逐渐增加,但要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度。
2.良肢位摆放
患者仰卧位时,头部垫枕头,不要过高,患侧肩部下方垫一个薄枕头,使肩部前伸,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下方垫枕头,使髋关节稍内收;患侧下肢膝关节下方垫薄枕头,使膝关节微屈,并防止髋关节外旋。侧卧位时,患侧在上,头部舒适摆放,患侧上肢前伸,肩关节屈曲约90°,肘关节伸直,腕和手指伸展;患侧下肢自然屈曲,下方的下肢髋关节和膝关节稍伸直。良肢位摆放可以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因为正确的体位摆放能减少异常的肌肉紧张和关节畸形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性别和病史的患者都需要注意良肢位的正确摆放,例如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皮肤护理方面要更加注意,避免因体位摆放不当导致皮肤受压损伤。
二、恢复期康复锻炼
1.床上训练
翻身训练:患者仰卧位,双手十指交叉,健侧拇指放在患侧拇指上方,健侧下肢屈曲,用健腿抬起患腿,然后向患侧转动骨盆,带动整个身体翻身。开始时可能需要家属在一旁辅助,逐渐过渡到患者独立完成。翻身训练有助于患者改变体位,增加身体的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对于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如肥胖患者,由于体重较大,翻身可能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技巧,要循序渐进;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翻身时要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动作不宜过快。
坐起训练:患者先从仰卧位侧卧位,然后用健侧上肢支撑身体坐起。坐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逐渐增加坐起的时间和次数。坐起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躯干控制能力,对于老年患者,坐起时要缓慢进行,防止头晕等不适;对于有认知障碍病史的患者,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训练,避免发生意外。
2.站立训练
患者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训练,开始时可借助平行杠保持平衡,逐渐减少辅助。首先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然后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如向前后、左右方向转移重心。站立训练能够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站立时间要根据个体情况逐渐增加,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尚未发育成熟,站立时间不宜过长;成年患者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适当延长站立时间,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疲劳。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在站立训练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骨折风险。
3.步行训练
当患者具备一定的站立平衡和下肢力量后,可以进行步行训练。首先进行摆臂训练,然后进行迈步训练,从原地踏步逐渐过渡到向前行走。步行训练需要患者具备较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对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步态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结合步态分析进行针对性训练。例如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特殊的步态,需要专业康复治疗师进行个性化的步行训练指导,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步行训练时都要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三、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1.穿衣训练
教患者穿脱衣物,先从患侧肢体开始。穿衣服时,先将患侧手臂穿入衣袖,然后用健侧手臂帮助将衣服拉上;脱衣服时,先解开健侧的纽扣等,再用健侧手臂将患侧衣物脱下。穿衣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宽松、容易穿脱的衣物,方便训练;老年患者可能动作相对迟缓,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避免因训练困难产生挫败感。
2.进食训练
指导患者使用餐具进食,如用健手持勺,将食物送入口中。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要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再进行进食训练。吞咽障碍的患者可能需要从糊状食物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食物,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吞咽情况,防止呛咳。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在进食训练时都要特别注意安全,例如儿童患者要防止食物误入气管,有脑血管病史导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吞咽训练步骤,逐步改善吞咽功能。
四、辅助器具的使用训练
1.拐杖或助行器使用训练
如果患者步行能力较差,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首先进行站立位的拐杖或助行器放置训练,然后进行步行训练,训练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先移动拐杖或助行器,再移动患侧肢体,最后移动健侧肢体。不同身高和体型的患者要选择合适高度的拐杖或助行器,例如身材较高的患者,拐杖高度要相应调整,以确保使用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有视力障碍病史的患者,在使用辅助器具训练时,要加强周围环境的评估和引导,确保训练过程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