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性头晕成因多样,包括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神经系统(颈椎病、内耳疾病)、其他系统(贫血、内分泌紊乱、精神心理因素)等问题;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头晕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出现伴有剧烈头痛等严重症状、频繁严重影响生活、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有基础疾病出现新头晕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多项检查明确病因。
一、经常性头晕的常见原因
(一)心血管系统问题
1.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经常性头晕。有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中头晕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其机制主要是心脏节律异常使心输出量减少,进而影响脑部的血液灌注。
2.高血压或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稳定,血压波动较大时,可能会出现经常性头晕。当血压升高时,血管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脑部血管的调节功能紊乱;而低血压时,脑部灌注压降低,也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症状。例如,长期高血压未得到良好控制的患者,头晕是较为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低血压常见于体质虚弱的人群,如老年人、女性等,另外,一些疾病导致的血容量不足也可引起低血压进而导致头晕,像大出血、严重脱水等情况。
(二)神经系统问题
1.颈椎病:颈椎病变如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可能压迫颈部的血管和神经,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从而引发经常性头晕。尤其是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受到压迫后,脑部供血减少,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临床中发现,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不良姿势的人群,颈椎病的发生率较高,进而导致头晕的风险增加。
2.内耳疾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满感。患者会经常出现头晕症状,且头晕发作往往较为突然,持续时间不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最常见的眩晕原因之一,是由于耳石脱落后移位至半规管,当头位变化时,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常表现为经常性的短暂头晕发作,尤其在起床、躺下、低头或抬头等头位变化时容易诱发。
(三)其他系统问题
1.贫血: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脑部缺氧,从而出现经常性头晕。尤其是中重度贫血患者,头晕症状更为明显。例如,女性在生理期如果失血过多,没有及时补充营养,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进而出现头晕。
2.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机体代谢减慢,会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也可能引发头晕。研究显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头晕的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脑血管病变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导致头晕。例如,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血压波动,进而引发头晕。
3.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经常性头晕。例如,焦虑症患者常常会伴有躯体化症状,其中头晕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头晕往往与患者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当情绪紧张、焦虑时,头晕症状可能会加重。
二、不同人群经常性头晕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经常性头晕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由一些特殊情况引起。例如,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可能导致儿童脑部供血异常从而出现头晕;上呼吸道感染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儿童发热、头晕等症状。儿童头晕时需要特别注意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头痛、视力改变等,因为这可能提示存在颅内病变等严重情况。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及时就医检查。
(二)老年人
老年人经常性头晕较为常见,原因往往较为复杂。老年人多存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如动脉硬化、颈椎病等,同时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头晕时要注意防止摔倒,因为头晕可能导致平衡失调。而且老年人头晕的原因可能较为隐匿,需要全面检查,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检查,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三)女性
女性经常性头晕可能与生理因素相关,如生理期、妊娠期、更年期等。生理期失血可能导致贫血进而头晕;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血容量增加等可能引起头晕;更年期女性内分泌紊乱也容易出现头晕症状。女性在不同生理阶段出现头晕时,要结合自身生理特点进行分析,例如生理期头晕要注意补铁补血,更年期头晕要关注内分泌的调节等。
三、经常性头晕的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经常性头晕,尤其是伴有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头晕伴有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模糊、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头晕发作频繁、程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头晕持续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出现新的头晕症状等。医生一般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辅助检查可能包括血常规、血压监测、心电图、颈椎X线或CT、头颅CT或MRI、内耳相关检查(如耳镜、听力学检查等)、甲状腺功能检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