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康复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康复工程辅助及运动再学习疗法等。物理治疗有关节活动度训练(分被动和主动)、肌力训练(电刺激、抗阻);作业治疗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手功能训练;康复工程辅助涉及矫形器和助行器具的使用;运动再学习疗法包含步态和上下楼梯训练,各部分训练需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强度、方式等。
一、物理治疗
1.关节活动度训练:针对偏瘫患者的各个关节,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由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活动关节,保持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和僵硬,一般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10-15次。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则是鼓励患者自己尝试活动关节,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活动的力度和范围,这有助于促进肌肉的神经支配和血液循环。例如,对于肩关节,可以进行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方向的活动;对于膝关节,可以进行屈伸活动等。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强度,比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轻柔的操作,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要避免过度剧烈的关节活动导致心率过快等情况。
2.肌力训练:
电刺激疗法:利用低频或中频电刺激来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力。通过将电极放置在相应的肌肉部位,产生电刺激信号,模拟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收缩。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以使肌肉产生规律性收缩,对于瘫痪肌肉的恢复有一定帮助。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电刺激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抗阻训练:随着患者肌力的恢复,逐渐进行抗阻训练。可以使用弹力带、哑铃等辅助工具进行抗阻练习。例如,让患者手持弹力带进行肩关节外展抗阻训练,随着患者肌力的提高逐渐增加弹力带的阻力。但要注意抗阻的程度应适中,以患者能够承受且不引起过度疲劳或疼痛为宜。不同年龄的患者抗阻程度不同,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肌肉发育尚未成熟,应选择更轻的阻力;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肌肉力量衰退情况合理选择阻力大小。
二、作业治疗
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包括穿衣、进食、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通过让患者反复练习这些活动,提高其肢体的协调能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例如,训练患者穿衣时,从简单的开衫、套头衫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衣物;训练进食时,教导患者正确的拿取餐具、送食入口等动作。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训练,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在进食训练时血糖波动过大等情况。
2.手功能训练:偏瘫患者往往手部功能受到影响,手功能训练非常重要。可以进行抓握训练,使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让患者进行抓握练习,如海绵块、核桃等,以增强手部的握力和灵活性;还可以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如使用拼图、串珠子等活动,提高手部的精细操作能力。手功能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每天可进行多次,每次训练时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而定。不同年龄患者手功能训练的目标和难度不同,儿童患者可以选择更适合其手部大小和发育阶段的训练工具,而成年患者则可以进行更具挑战性的精细动作训练。
三、康复工程辅助
1.矫形器的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佩戴合适的矫形器,如腕关节矫形器、足矫形器等。腕关节矫形器可以保持腕关节的功能位,防止腕下垂等畸形;足矫形器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足弓和步态,防止足内翻或足外翻等情况。矫形器的选择和佩戴需要由专业的康复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来确定,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的患者所佩戴的矫形器类型和参数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由于骨骼还在生长发育,需要定期调整矫形器的参数以适应其生长。
2.助行器具的使用:对于需要辅助行走的偏瘫患者,可使用助行器、拐杖等助行器具。助行器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帮助患者保持平衡,逐步恢复行走能力;拐杖则根据患者的单侧或双侧肢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类型。在使用助行器具时,要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使用方法指导,确保患者的安全。不同年龄的患者使用助行器具的方式和安全性要求不同,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来确保正确使用助行器具以避免跌倒等意外情况。
四、运动再学习疗法
1.步态训练:通过模拟正常步态的运动模式,对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包括站立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首先进行站立平衡训练,让患者在平行杠内或借助辅助器具进行站立,保持身体平衡;然后逐渐进行步行训练,教导患者正确的步行姿势,如头部正直、眼睛平视前方、步伐大小适中、重心平稳转移等。步态训练需要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在步态训练中可能需要调整训练的节奏和强度,如长期久坐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缓慢地进行步态训练以适应身体的变化。
2.上下楼梯训练:上下楼梯训练也是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患侧肢体,进行上楼梯时先将健肢迈上台阶,然后再将患肢迈上台阶;下楼梯时先将患肢下台阶,然后再将健肢下台阶。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可借助扶手等辅助设施。上下楼梯训练可以增强患者下肢的肌力和协调能力,不同年龄和病史的患者在进行上下楼梯训练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设施和训练强度,如有膝关节病史的患者要避免过度弯曲膝关节等导致病情加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