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子宫两侧疼痛的原因包括妇科相关、外科相关和肠道相关等方面。妇科相关有盆腔炎(性活跃期女性多见,下腹痛、发热等)、附件炎(育龄女性常见,下腹痛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年龄女性多发,继发性痛经等);外科相关有输尿管结石(各年龄段可发病,男多于女,腰腹部痛等)、阑尾炎(各年龄段可发病,典型急性阑尾炎初期及特殊位置阑尾可致子宫两侧痛等);肠道相关有乙状结肠扭转(老年人多见,男相对多,左下腹或中腹部胀痛等)、结肠痉挛(各年龄段可发病,下腹痛等)。
一、妇科相关原因
(一)盆腔炎
1.发病机制: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内源性病原体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可单独感染,但通常为混合感染。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性活跃期女性,尤其是多个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小、性交过频者。
3.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是主要的临床表现,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腹持续性疼痛,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还可伴有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二)附件炎
1.发病机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传播途径、直接蔓延等方式感染。例如,细菌经阴道、子宫蔓延至输卵管、卵巢,引起炎症。
2.年龄与性别因素:育龄女性多见,与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及性生活等因素相关。
3.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附件区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坠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部分患者可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等症状。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1.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有种植学说、化生学说、免疫炎症学说等。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尤其是30-40岁女性,青春期前不发病,绝经后异位病灶可逐渐萎缩退化。
3.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多为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部分患者可出现一侧或两侧下腹疼痛,还可伴有月经异常、不孕、性交不适等症状。
二、外科相关原因
(一)输尿管结石
1.发病机制:输尿管结石大多来自肾脏,多为单侧发病,多位于输尿管狭窄部位,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处及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可引起输尿管梗阻,导致梗阻上方的输尿管痉挛、扩张,引起疼痛。结石的移动可损伤输尿管黏膜,引起血尿。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与男性的生理结构及代谢等因素相关。
3.症状表现:患侧腰腹部疼痛,可为隐痛或绞痛,疼痛性质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可向会阴部及大腿内侧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辗转不安。
(二)阑尾炎
1.发病机制: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阻塞的原因有淋巴滤泡明显增生、粪石、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细菌入侵阑尾壁引起感染。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少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在不同阶段可能因生理等因素略有不同。
3.症状表现: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部分患者开始即为右下腹痛。而如果阑尾位于子宫附件相关区域的特殊位置时,可能会出现子宫两侧疼痛的表现,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慢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部隐痛,可间断发作,部分患者也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包括子宫两侧区域的隐痛等。
三、肠道相关原因
(一)乙状结肠扭转
1.发病机制: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有便秘习惯的老年人,或有乙状结肠冗长、系膜过长、系膜根部附着处过窄等解剖因素,当突然改变体位、饱食后剧烈活动等情况下,容易发生乙状结肠扭转,导致肠腔梗阻,肠管缺血、坏死,引起疼痛。
2.年龄与性别因素:多见于老年人,男性相对多见,与老年人的肠道功能、解剖特点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相关。
3.症状表现:腹部疼痛,多为左下腹或中腹部的持续性胀痛,逐渐加重,可伴有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当扭转累及子宫两侧相关肠管区域时,可能会出现子宫两侧疼痛的情况。
(二)结肠痉挛
1.发病机制:结肠痉挛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饮食因素(如进食过多生冷、刺激性食物)、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肠道炎症等有关。肠道平滑肌强烈收缩,导致肠管痉挛,引起疼痛。
2.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明显,与个人的饮食、精神状态等因素相关。
3.症状表现:下腹部疼痛,可为阵发性,疼痛部位不固定,也可能表现为子宫两侧区域的疼痛,可伴有腹泻、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