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动少有胎儿自身、孕妇、环境等因素,可通过固定时间计数胎动评估,一般应对措施有改变体位、补充能量,胎动少超一定情况需立即就医,包括高龄孕妇、有基础疾病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胎动少需特殊考虑,要密切监测与处理。
一、胎动少的常见原因
(一)胎儿自身因素
1.胎儿睡眠周期:胎儿也有自己的睡眠-觉醒周期,一般睡眠周期可持续20-40分钟。在睡眠周期内,胎动会相对减少。这种情况在孕中晚期较为常见,属于胎儿自身正常的生理现象,不同胎儿的睡眠-觉醒周期略有差异。
2.胎儿发育异常:某些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导致胎动减少。例如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会影响其对胎动的正常控制;染色体异常也可能使胎儿活动能力受限。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引起重视,往往需要通过产前诊断等手段进一步明确。
(二)孕妇因素
1.孕妇用药:孕妇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活动。例如一些镇静类药物等,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改变胎儿的活动情况。孕妇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了解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2.孕妇身体状况
低血糖:孕妇如果长时间未进食,血糖水平过低,会导致胎儿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胎动减少。孕妇一般会伴有头晕、乏力等症状,这种情况在孕期较为常见,尤其是空腹时间较长或节食的孕妇需要注意。
缺氧:孕妇患有心肺疾病等,会导致身体缺氧,进而影响胎盘的气体交换,使胎儿在宫内缺氧,表现为胎动减少。比如孕妇有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过度劳累:孕妇过度劳累后身体处于疲劳状态,也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等,导致胎儿胎动减少。尤其是孕晚期身体负担较重的孕妇,过度劳累后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三)环境因素
1.外界声音刺激:突然的强噪音等外界声音刺激可能会使胎儿受到惊吓,从而出现胎动减少。例如孕妇处于建筑工地附近等噪音较大的环境中,胎儿可能会因为噪音刺激而减少活动。
2.孕妇体位:孕妇长时间处于仰卧位,增大的子宫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胎盘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胎儿胎动减少。孕中晚期建议孕妇采取左侧卧位,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胎动少的评估方法
(一)计数胎动的方法
1.早、中、晚固定时间计数:孕妇可以在早、中、晚各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每次计数1小时的胎动次数。一般来说,正常胎动每小时约3-5次。将早、中、晚三次的胎动次数相加,再乘以4,就得到12小时的胎动次数。正常12小时胎动次数应在30次以上。例如孕妇在早上9-10点计数1小时胎动,有4次;中午1-2点计数1小时,有5次;晚上7-8点计数1小时,有6次,那么12小时胎动次数为(4+5+6)×4=60次,属于正常范围。
2.胎动计数的注意事项:计数胎动时孕妇应采取舒适的体位,一般左侧卧位较为合适。要集中注意力感受胎儿的活动,记录每一次胎动。如果在计数过程中发现胎动次数与平时相比有明显变化,如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者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都需要引起重视。
三、胎动少的应对措施及就医建议
(一)一般应对措施
1.改变体位:如果考虑是孕妇体位因素导致的胎动少,孕妇可以尝试改变体位,如从仰卧位改为左侧卧位等,观察胎动情况是否有所改善。因为左侧卧位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胎盘供血。
2.补充能量:如果怀疑是低血糖导致的胎动少,孕妇可以立即吃一些含糖的食物,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一般在进食后15-20分钟左右观察胎动是否恢复正常。
(二)就医建议
1.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如果孕妇发现12小时胎动次数少于10次,或者1小时胎动次数少于3次,或者胎动次数较平时明显减少50%以上,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提示胎儿在宫内有缺氧等严重问题。
2.就医时的检查项目:医生一般会首先进行胎心监测,了解胎儿的胎心情况。还可能会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胎盘功能、羊水情况等。通过这些检查来综合评估胎儿在宫内的状况,以明确胎动少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不同人群(孕妇及胎儿)的特殊情况考虑
(一)孕妇方面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儿发育异常、胎盘功能不良等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高龄孕妇对于胎动少的情况应更加警惕,一旦发现胎动异常,应及时就医,并且在孕期要更加密切地进行产前检查,包括更频繁的胎心监测、B超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存在的问题。
2.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如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孕妇,本身就存在胎盘功能不良等风险因素,更容易出现胎动少的情况。这类孕妇需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定期产检,加强对胎动的监测,一旦有胎动异常,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基础疾病情况和胎儿的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
(二)胎儿方面
1.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神经系统等功能相对不完善,可能会出现胎动少的情况。对于早产儿,医护人员会更加密切地监测其胎动、胎心等情况,并且根据早产儿的具体发育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比如在必要时进行呼吸支持、营养支持等,以保障早产儿的健康。
2.多胎妊娠胎儿:多胎妊娠时,胎儿之间相互影响,胎盘相对供血面积可能不足等,更容易出现胎动少的情况。医护人员会加强对多胎妊娠孕妇的监测,包括更频繁地进行胎心监测、B超检查等,密切关注每个胎儿的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