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义齿疼痛原因包括组织面局部问题如印模不准确、模型变形、基托缓冲不足,咬合问题如正中及侧方咬合不平衡,义齿不稳定如翘动、垂直距离恢复不当;治疗方法有组织面局部问题处理需重新制取印模模型、基托缓冲,咬合问题处理用选磨调整咬合,义齿不稳定处理要查找翘动支点调改、重新确定垂直距离制作义齿且需综合不同人群因素。
一、全口义齿疼痛的原因
(一)组织面局部问题
1.印模不准确
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如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印模不准确的影响有所不同。儿童口腔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印模不准确可能导致义齿贴合度差,引发疼痛;成年人印模不准确会使义齿与口腔组织接触不均匀,压力集中部位容易产生疼痛;老年人口腔组织萎缩等变化,若印模不准确,更易造成义齿局部压力过大。例如,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印模制取时如果没有准确反映口腔组织的解剖形态,义齿在戴入后就会在一些部位产生过高压力,引起疼痛。
2.模型变形
模型变形会改变义齿的形态,导致义齿与口腔组织不密合。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人,模型更容易受潮变形;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其口腔组织的代谢等情况可能影响模型的稳定性,进而影响义齿模型的准确性,最终导致义齿局部疼痛。
3.义齿基托缓冲不足
口腔内的一些解剖标志部位,如牙槽嵴上的骨尖、骨突、上颌隆突、下颌舌骨嵴等部位,如果义齿基托在这些部位缓冲不足,就会在义齿戴入后对这些部位产生压迫,引起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的这些解剖标志的明显程度不同,老年人由于牙槽骨吸收等原因,骨尖等更易突出,基托缓冲不足时疼痛更易发生。
(二)咬合问题
1.正中咬合不平衡
在咬合接触时,若存在早接触点,会导致局部压力过大。不同性别在咬合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男性咬合力量相对较大,更容易出现因正中咬合不平衡导致的局部压力集中。有磨牙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咬合关系更易出现异常,早接触点更易形成,从而引发疼痛。例如,通过咬合检查发现,存在早接触点的义齿戴入后,患者会在相应部位感到疼痛,且随着咀嚼运动,疼痛会更加明显。
2.侧方咬合不平衡
侧方咬合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的咬合接触不均衡也会引起疼痛。对于不同年龄的人,侧方咬合时的肌肉协调等功能有所不同,老年人的肌肉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侧方咬合不平衡时更易出现义齿相关疼痛。生活方式中习惯单侧咀嚼的人群,侧方咬合不平衡的情况更易发生,导致义齿局部受力不均而疼痛。
(三)义齿不稳定
1.义齿翘动
义齿在口腔内翘动会使义齿与口腔组织之间产生反复的摩擦和压力变化。对于儿童,由于口腔组织娇嫩,义齿翘动更容易造成局部损伤和疼痛;成年人义齿翘动会引起局部组织的压迫和刺激,产生疼痛;老年人义齿翘动可能与牙槽骨进一步吸收等因素相关,翘动更易发生,导致疼痛。例如,临床观察发现,义齿翘动时,患者能明显感觉到局部有疼痛不适,且长期翘动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的炎症等问题。
2.垂直距离恢复不当
垂直距离恢复过高时,咀嚼肌会处于紧张状态,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咀嚼肌疲劳,进而引起义齿承托区的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对垂直距离的适应能力不同,老年人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垂直距离恢复不当更容易出现疼痛;垂直距离恢复过低时,咀嚼功能下降,同时义齿与口腔组织的接触面积等改变,也会引起疼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对咀嚼功能要求高,垂直距离恢复过低时更易因咀嚼功能不足和义齿贴合问题产生疼痛。
二、全口义齿疼痛的治疗方法
(一)组织面局部问题的处理
1.印模不准确与模型变形的处理
重新制取印模和模型是关键。对于儿童,制取印模时要更加轻柔,采用适合儿童口腔特点的印模材料和方法;成年人则按照标准的印模制取流程重新制取;老年人要考虑其口腔组织的变化情况,准确制取印模和模型,以保证义齿的贴合度。
2.义齿基托缓冲
根据口腔检查确定需要缓冲的部位,使用磨具等工具对义齿基托进行缓冲处理。对于不同年龄人群,操作时要注意力度和精度,儿童由于口腔组织脆弱,缓冲时要格外小心;老年人的骨尖等部位可能更硬,缓冲时要逐步进行,确保缓冲到位又不损伤口腔组织。
(二)咬合问题的处理
1.正中咬合不平衡的处理
通过选磨的方法调整咬合,去除早接触点。对于不同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群,选磨时要考虑其咬合习惯等因素。男性咬合力量大,选磨时要逐步调整,避免过度选磨;有磨牙习惯的人群,选磨后要注意保持咬合的稳定性。
2.侧方咬合不平衡的处理
同样采用选磨的方法,调整侧方咬合时的接触点,使工作侧和非工作侧的咬合接触均匀。老年人侧方咬合时肌肉功能可能较弱,选磨时要缓慢进行,确保义齿侧方咬合平衡,减少疼痛。
(三)义齿不稳定的处理
1.义齿翘动的处理
查找义齿翘动的支点,然后进行相应的调改。对于儿童,调改义齿时要考虑其口腔的生长发育,避免对义齿造成过大损伤;成年人调改时要准确找到支点并进行合适的调整;老年人调改义齿要注意其口腔组织的耐受性,防止调改后引起新的不适。
2.垂直距离恢复不当的处理
如果垂直距离恢复过高,需要重新确定垂直距离并制作新的义齿;如果垂直距离恢复过低,同样要重新确定合适的垂直距离制作义齿。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重新确定垂直距离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功能需求等因素,儿童要考虑其生长发育对咀嚼功能等的影响,老年人要考虑其身体的耐受能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