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临床表现分急、亚急、慢性期,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治疗需避免诱因、局部和系统用药;疱疹由疱疹病毒感染,分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实验室可检测病毒,治疗分别进行抗病毒等,不同人群如儿童、老人、妊娠期女性有不同特点及相应处理。
一、病因方面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内部因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等,外部因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均可影响湿疹的发生,过敏原接触也较为常见,例如接触某些植物、动物皮毛、化学物质等都可能诱发湿疹,且湿疹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易患湿疹。
疱疹:主要由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患者亲吻、共用餐具等,也可在体内潜伏,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复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再次活跃引发带状疱疹。
二、临床表现方面
湿疹:
急性湿疹:皮疹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瘙痒剧烈,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出、结痂等,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湿疹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如手部湿疹常因接触外界刺激物而病情反复。
亚急性湿疹:由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演变而来,表现为红肿及渗出减轻,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仍有剧烈瘙痒。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化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肥厚、苔藓样变,皮纹加深,色素沉着,边界较清楚,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肛门等部位,病程慢性,易复发。
疱疹:
单纯疱疹:
初发型: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面颊等处,表现为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浅溃疡,自觉灼热、轻度瘙痒,1-2周可自愈,但易复发。
复发型:常在原部位复发,水疱较小,病程较短,全身症状较轻。
带状疱疹:
发疹前可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持续1-3天,随后出现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部分患者皮疹消退后仍有神经痛,持续数月之久。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湿疹:一般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可能会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过敏原检测可帮助寻找可能的过敏原,但结果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分析。
疱疹:
单纯疱疹:可通过病毒培养分离、核酸检测等方法检测到单纯疱疹病毒;血清学检查可检测抗体,但对于初发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复发感染时抗体水平会升高。
带状疱疹:病毒学检查可从水疱底部取材做涂片染色检查病毒包涵体,或进行病毒分离鉴定;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四、治疗方面
湿疹: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避免各种可疑致病因素,如避免搔抓、热水烫洗等刺激。局部治疗根据湿疹的分期和皮损特点选择药物,急性期无渗出或渗出不多时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等湿敷;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慢性期可选用强效糖皮质激素软膏等。系统治疗可选用抗组胺药物止痒,对于严重的急性湿疹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
疱疹:
单纯疱疹: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局部可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等。
带状疱疹:需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抗炎等治疗。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应尽早使用,一般在发疹后24-72小时内开始;止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片类药物等;营养神经药物可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局部治疗以干燥、收敛、预防感染为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等。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
湿疹:儿童湿疹较为常见,由于儿童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更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护理上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治疗时局部用药需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如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等,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疱疹:儿童感染疱疹病毒后,如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隔离治疗,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抗病毒治疗可选用适合儿童的药物剂型。
老年人:
湿疹:老年人湿疹可能与皮肤老化、慢性疾病等有关,皮肤干燥情况较常见,治疗时更要注重保湿,局部治疗可选用作用温和的药物,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疱疹: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神经痛症状往往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发生后遗神经痛的风险较高,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疼痛情况,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同时注意预防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可适当补充营养神经的药物。
妊娠期女性:
湿疹:妊娠期湿疹的治疗需谨慎,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局部保湿、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外用药物等。
疱疹:妊娠期感染疱疹病毒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如单纯疱疹病毒在分娩时可能会传染给胎儿,引起新生儿疱疹,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和围生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