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偏瘫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关节活动度与肌力训练)、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与精细动作训练)、神经发育疗法(Bobath与Brunnstrom技术)及辅助器具应用(矫形器与自助具使用),分别有各自目的、原理与具体操作,以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
一、物理治疗方法
(一)关节活动度训练
1.目的及原理:维持和改善偏瘫手关节的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和僵硬。通过被动或主动-辅助的方式活动手指、手腕等关节。例如,对于手腕关节,可由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手腕的屈伸、桡侧偏和尺侧偏等活动,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每个方向活动10-15次。对于成年患者,若存在偏瘫情况,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能有效预防关节功能障碍;对于儿童偏瘫患者,同样需要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但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损伤。
2.具体操作:被动活动时,治疗师或家属用平稳、缓慢的动作带动患者关节运动;主动-辅助活动则是在患者尝试主动运动的基础上,治疗师或家属给予适当助力。
(二)肌力训练
1.目的及原理:增强偏瘫手的肌肉力量,提高手的运动功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使用握力器进行握力训练,对于成年患者,初始可选择较轻的握力器,逐渐增加阻力;对于儿童患者,可选择适合儿童手部大小和力量的玩具进行抓握等肌力训练。一般来说,每天训练1-2次,每次10-15分钟。
2.具体操作:使用握力器时,患者握住握力器,进行收缩和放松动作;利用玩具训练时,让患者通过抓握、释放玩具来锻炼手部肌肉力量。
二、作业治疗方法
(一)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1.目的及原理: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将康复训练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例如,训练患者用偏瘫手进行穿衣、进食、洗漱等动作。对于成年偏瘫患者,在进行穿衣训练时,先从简单的开衫、套头衫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衣物;儿童偏瘫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时,要考虑到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选择适合儿童身高、体重的物品进行训练,如使用儿童专用的餐具进行进食训练等。一般每天可安排3-4次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每次15-30分钟。
2.具体操作:穿衣训练时,指导患者先将偏瘫手伸进袖子,然后用健手帮助穿上另一侧;进食训练时,教患者用偏瘫手握住餐具,将食物送入口中。
(二)精细动作训练
1.目的及原理:提高手部的精细运动能力,如捏取小物体、书写等。可以通过使用积木、拼图等物品进行训练。成年偏瘫患者进行拼图训练时,从大的拼图块开始,逐渐过渡到小的拼图块;儿童偏瘫患者可选择色彩鲜艳、形状简单的积木进行搭建训练,每天进行2-3次精细动作训练,每次10-15分钟。
2.具体操作:使用积木训练时,让患者用偏瘫手将积木进行堆叠、拼接;使用拼图训练时,引导患者用偏瘫手准确地将拼图块放入相应位置。
三、神经发育疗法
(一)Bobath技术
1.目的及原理: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等方法,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诱导正常的运动模式。对于成年偏瘫患者,通过Bobath技术可以改善手部的运动控制能力。例如,在训练手指抓握时,利用Bobath技术中的抑制异常姿势的方法,引导患者产生正确的抓握动作。对于儿童偏瘫患者,应用Bobath技术时要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进行调整,以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形成。一般每周可进行3-5次Bobath技术训练,每次30-60分钟。
2.具体操作:治疗师通过对患者肢体的正确摆放和施加适当的压力等方式,抑制异常的肌张力和运动模式,引导患者产生正常的运动反应。
(二)Brunnstrom技术
1.目的及原理:根据偏瘫患者运动恢复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在不同的恢复阶段,训练重点不同。例如,在Brunnstrom恢复的Ⅰ-Ⅱ期,主要是诱发肌肉的主动收缩;Ⅲ-Ⅳ期则注重促进分离运动的出现。成年偏瘫患者在各个阶段按照Brunnstrom技术进行训练能更好地恢复手部功能;儿童偏瘫患者同样遵循该技术的原则,根据其恢复阶段进行针对性训练。一般根据患者的恢复阶段定期进行Brunnstrom技术训练,每次训练时间根据阶段不同有所调整,初期可较短,随着恢复逐渐延长。
2.具体操作:在Brunnstrom恢复的Ⅰ-Ⅱ期,通过刺激肌肉的方式诱发主动收缩;Ⅲ-Ⅳ期时,引导患者进行分离运动的训练,如手指的屈伸分离运动等。
四、辅助器具的应用
(一)矫形器的使用
1.目的及原理:对于一些手部功能障碍较严重的患者,矫形器可以起到固定、支撑和辅助运动的作用。例如,使用分指板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手指的伸展和分离状态,预防和矫正手指的屈曲挛缩。成年偏瘫患者若存在手指屈曲挛缩倾向,可在医生或治疗师的指导下使用分指板;儿童偏瘫患者使用矫形器时要选择合适大小和类型的,避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每天可佩戴矫形器一定时间,如白天佩戴4-6小时,晚上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2.具体操作:根据患者手部的具体情况,定制合适的矫形器,然后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和使用矫形器,定期评估矫形器的使用效果并进行调整。
(二)自助具的使用
1.目的及原理:帮助患者克服手部功能障碍,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例如,使用长柄餐具可以帮助偏瘫患者更容易地进行进食动作。成年偏瘫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助具;儿童偏瘫患者在选择自助具时要考虑儿童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如选择儿童专用的长柄餐具等。一般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自助具,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
2.具体操作:向患者介绍自助具的使用方法,让患者通过练习掌握使用自助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