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如何分型

来源:民福康

多发性骨髓瘤可基于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型有超二倍体型(约占30%-40%,各年龄段可现,老年相对常见,与吸烟等及接触辐射化学毒物病史有关)、亚二倍体型(约占10%-20%,各年龄可发,中年可能相对易现,与不良生活方式及血液系统病史有关)、13号染色体缺失型(约占10%-15%,老年相对多见,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及肿瘤家族史等慢性炎症病史有关)、17号染色体p53缺失型(约占5%-10%,老年相对常见,与不良生活方式及放疗史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有关);免疫表型分型有CD38阳性型(约占80%-90%,各年龄段可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者发病风险可能增加)、CD56阳性型(约占10%-20%,中年可能相对易现,与不良生活方式及病毒感染等轻微血液系统异常病史有关);分子生物学分型有M蛋白分泌型(约占90%以上,老年更常见,与长期污染环境及慢性感染等接触重金属病史有关)、不分泌型(约占1%-2%,各年龄均可发,生活方式间接影响,血液系统罕见疾病及内分泌紊乱病史者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1.超二倍体型

特征:骨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超过46条,通常有多处染色体数目增加,这种类型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约占30%-40%。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但在老年患者中相对常见,可能与老年人群染色体不稳定相关风险增加有关。

生活方式:与吸烟、长期接触化学毒物等可能有一定关联,长期接触苯等化学物质会增加染色体异常概率,从而可能使超二倍体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上升。

病史:有长期接触辐射或化学毒物病史的人群,超二倍体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更高。

2.亚二倍体型

特征:骨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少于46条,常见某些特定染色体的缺失,约占10%-20%。

年龄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生,但在中年患者中可能相对更易出现,可能与中年人群机体修复染色体异常的能力相对较弱有关。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机体对染色体损伤的修复,增加亚二倍体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

病史:有血液系统疾病既往史的人群,亚二倍体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3.13号染色体缺失型

特征:存在13号染色体长臂或短臂的缺失,约占10%-15%。

年龄因素: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细胞老化,染色体稳定性下降,13号染色体缺失概率增加。

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加速细胞老化,进而增加13号染色体缺失风险,导致该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上升。

病史:有肿瘤家族史且本身有慢性炎症病史的人群,13号染色体缺失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较高。

4.17号染色体p53缺失型

特征:17号染色体短臂上p53基因所在区域缺失,p53基因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该型约占5%-10%。

年龄因素:老年患者中相对常见,老年机体对基因损伤的修复能力减弱,p53基因缺失概率增加。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压力大、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下,会影响基因稳定性,增加17号染色体p53缺失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

病史:有放疗病史且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的人群,17号染色体p53缺失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基于免疫表型的分型

1.CD38阳性型

特征:骨髓瘤细胞表面CD38抗原表达阳性,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属于此型,约占80%-90%。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出现,不同年龄患者中比例无显著特异性差异,但老年患者可能因整体免疫相关细胞状态变化,在疾病进展等方面有不同表现。

生活方式:正常生活方式下均可发生,但若有免疫抑制相关生活习惯,可能影响CD38阳性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比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药物的生活方式可能改变机体免疫微环境,影响该型骨髓瘤细胞状态。

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CD38阳性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机体免疫平衡,导致骨髓瘤细胞相关免疫表型异常。

2.CD56阳性型

特征:骨髓瘤细胞表面CD56抗原表达阳性,约占10%-20%。

年龄因素:在中年患者中可能相对更易出现该型,中年人群免疫调节功能相对不稳定,可能影响CD56抗原的表达状态。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如缺乏规律运动等,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进而可能影响CD56阳性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因为运动不足会使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下降,增加骨髓瘤细胞异常增殖风险。

病史:有病毒感染病史且本身有血液系统轻微异常病史的人群,CD56阳性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分型

1.M蛋白分泌型

特征: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约占90%以上。

年龄因素: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老化,浆细胞异常增殖概率增加,从而更易出现M蛋白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可能影响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导致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M蛋白,增加该型发病风险。

病史:有慢性感染病史且长期接触重金属等病史的人群,M蛋白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2.不分泌型

特征: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殖但不分泌M蛋白,约占1%-2%。

年龄因素:各年龄均可发生,但在老年患者中可能因机体整体生理功能衰退,浆细胞异常增殖但不分泌M蛋白的情况相对更难被早期发现,不过发病率在各年龄无显著特异性分布规律。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其影响相对不直接,但不健康生活方式可能通过影响机体整体健康状况,间接影响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比如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浆细胞正常功能,导致异常增殖且不分泌M蛋白。

病史:有血液系统罕见疾病病史且本身有内分泌紊乱病史的人群,不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风险可能升高。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特征为骨髓中的浆细胞会无限制的增生,可导致器官、组织损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骨髓瘤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就是骨髓里生长的肿瘤,这种细胞病属于B细胞淋巴瘤的一种,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如果检查有明显贫血等不适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输血的治疗或者注射促红素、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各种治疗。
老人得了多发性骨髓瘤吃什么药好?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目前临床上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因还不明确,而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在选择药物治疗的时候会先选用化疗药物,传统的化疗药物包括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可以配合地塞米松、强的松等使用;除了化疗药物还可以选择靶向药物进行治疗,如硼替佐米、卡非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等。另外,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瘤是怎么引起的?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目前临床上对于引起骨髓瘤的病因尚不明确,考虑与先天性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有着很大的关系,包括患者长期接触石油、石棉、杀虫剂以及砷等化学产品,也会导致骨髓瘤的发生。其次,受到电离辐射的时候,也会诱发本病;另外,长期的慢性感染会导致患者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并且骨髓瘤常常继发于慢性骨髓炎、慢性肝炎、结核疾病以
多发性骨髓瘤分期?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临床上将多发性骨髓瘤分为三期,其中1期是指血清β2微球蛋白<3.5mg/L、白蛋白≥35g/L、乳酸脱氢酶正常和iFISH检查正常。2期是指介于R-ISS的Ⅰ和Ⅲ期之间。3期是指血清β2微球蛋白≥5.5mg/L、合并乳酸脱氢酶增高、合并iFISH检查异常显示为高危及染色体17p13缺失。多发性骨髓瘤
长了个骨髓瘤能治好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长了骨髓瘤,如果轻微的病情是可以治疗好的,但是如果病情严重,要彻底的治愈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没有表现出不舒服的症状,主要是以保养为主,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复查。如果表现出不舒服的症状,轻微的病情,可以经过药物治疗配合做下物理疗法治疗来缓解。但是如果病情严重,需要及早的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骨髓瘤可以治愈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瘤很难治愈。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肿瘤,恶性程度比较高,预后也相对较差。但是如果早期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期限。因此当患者被确诊为骨髓瘤时,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放疗、化疗、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部分患者也可以酌情采取血干细胞移植、多细胞免疫疗法
骨髓瘤是怎么引起的?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瘤的原因比较多,最多见的原因就是环境因素造成,如空气污染,是造成多发性骨髓瘤的高危因素,也有可能是电离辐射造成的,还有可能和病人自身的一些慢性炎症刺激有关,造成体内的淋巴细胞表现出突变或增殖变异的现象,因此诱发骨髓瘤的发生。
骨髓瘤好治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瘤不太好治疗。骨髓瘤疾病会产生大分子球蛋白,损伤机体的组织器官,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治愈的方式,但是如果患者身体条件较差,移植后抗肿瘤的效果较低,而且有一定的死亡几率。还需要结合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等方式,提高患者的寿命。在治疗使用药物的过程中会引起患者身体不适的症状,需要定期进行血
骨髓瘤能治疗好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瘤是很难治疗好的,骨髓瘤是比较严重的疾病,会造成血钙增高,严重时会造成肾损害,血液系统的损害,因此需要积极的治疗,经过类似于慢病管理后,生活质量较好受影响。骨髓瘤有不同的分期,不同分期的预后也不尽相同,分期早的,生存期较长分期晚的生存期较短。
骨髓瘤会传染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骨髓瘤不会传染。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并不是传染性疾病,所以并不具备传染性,其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会在与石棉、石油、杀虫剂或者砷等物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被诱发。骨髓瘤主要会导致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骨痛,疼痛初期以间歇性疼痛为主,随着
多发性骨髓瘤用手术治疗吗
刘爱春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一般是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疾病,也是血液科恶性疾病。因为肿瘤细胞主要在骨髓,晚期可以到外周血,一般不用手术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也是以血液科的化疗、靶向治疗为主。部分病人因为多发性骨髓瘤侵犯骨,以多发性骨破坏,有的侵犯到脊柱,甚至有压缩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如果有症状时,需要配合骨科的手术治疗。如果没有压缩性骨折,手术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
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如何
顾炎 主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来讲是不可治愈的疾病,进入2000年以来,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非常非常得迅速,靶向药物是层出不穷。因此从目前来讲,在国外中位生存能够达到八年,甚至八到十年更长的阶段,也是超过一半的患者,能够达到较好的预后。而对于中国的目前的现状来讲,大中心也在逐渐地向国外趋势在接近,五到八年左右的时间。
多发性骨髓瘤有哪些临床表现
顾炎 主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讲到多发性骨髓瘤可进行DS分期,DS分期最主要的是根据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来分期。多发性骨髓瘤包括常见贫血、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高钙血症、骨破坏等症状。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免疫治疗等。
多发性骨髓瘤能否治愈
张萌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患者如果发生多发性骨髓瘤,目前临床上很难治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引起患者死亡病因主要是肾衰竭和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主要是运用自体干细胞移植及大剂量的化疗缓解疾病发展,建议患者在平时不要吃辛辣油腻食品。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脚痛怎么办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化疗后脚痛,此种情况可以采取非甾体抗炎镇痛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临床上常用的塞来昔布胶囊或者是布洛芬胶囊等,来改善局部的症状。此外,也可以外涂扶他林软膏或者是氟比洛芬膏药来缓解局部的疼痛,平时也可以局部热敷,或者是烤间来改善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是癌症吗
张晓乐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一种恶性克隆性疾病,因此,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肿瘤,就是癌症的一种。多发性骨髓瘤主要临床表现是贫血、骨痛、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因此治疗主要是应用联合化疗杀伤骨髓内异常浆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