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发炎是咽喉部黏膜等发生炎症反应的常见症状,病因有感染、环境、用嗓过度等,临床表现有局部和全身症状,诊断靠体格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分一般和局部治疗,可通过增强免疫力、避免诱因预防。
一、喉咙发炎的定义
喉咙发炎是指咽喉部的黏膜、黏膜下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可累及咽部和喉部等部位,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二、常见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喉咙发炎,如普通感冒病毒(鼻病毒等)、流感病毒等。以普通感冒为例,鼻病毒感染后,会导致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引发喉咙发炎,临床常表现为喉咙疼痛、咳嗽等症状,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成人更易受病毒感染引发喉咙发炎。
细菌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较为常见的引发喉咙发炎的细菌病原体,可导致急性扁桃体炎,出现喉咙剧烈疼痛、扁桃体红肿、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在学龄儿童中发病率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含有大量粉尘、化学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氨气等)的环境中,这些刺激性物质会刺激咽喉部黏膜,损伤黏膜的防御屏障,从而容易引发喉咙发炎。例如在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居民喉咙发炎的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
干燥环境:空气过于干燥时,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流失,黏膜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发炎。在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若不注意补充水分,人们就更容易出现喉咙发炎的情况。
3.用嗓过度:长期过度用嗓,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持续长时间说话、唱歌,会使咽喉部肌肉疲劳,黏膜受损,引发喉咙发炎,出现声音嘶哑、喉咙肿痛等症状。
三、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喉咙疼痛:是喉咙发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程度因病情轻重而异,轻者可能仅为轻微不适,重者可影响吞咽甚至说话。例如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喉咙疼痛较为剧烈,常不敢吞咽。
咽部异物感:患者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卡住,咳不出又咽不下,尤其在进食时可能较为明显,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咽喉部神经及黏膜导致的。
咳嗽:喉咙发炎时,炎症刺激呼吸道黏膜,可引起咳嗽,可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若合并支气管炎等情况,咳嗽可能会加重。
喉部症状:若喉部发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严重时可导致失声,同时可能伴有喉部的灼热感、干燥感等。
2.全身症状
发热:细菌感染引发的喉咙发炎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升至38℃-39℃甚至更高,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更为明显,且更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病毒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也可能有低热或中度发热。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身体在应对炎症反应时消耗了较多能量,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
咽部检查:医生会用压舌板按压舌头,观察咽部黏膜情况,如是否充血、水肿,有无滤泡增生、脓性分泌物等。例如急性咽炎时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急性扁桃体炎时可见扁桃体红肿,表面有白色或黄色分泌物。
喉部检查:可能会使用间接喉镜等检查设备观察喉部黏膜情况,了解喉部有无充血、水肿、声带有无病变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病原学检查:如怀疑是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喉咙发炎,可进行咽拭子培养,明确是否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于流感病毒感染,可通过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检测相关抗体,帮助明确病因。
五、治疗原则(非药物干预为主,优先考虑)
1.一般治疗
休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对抗炎症,有利于病情恢复。尤其是儿童,更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
多饮水:多喝温开水可以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减轻喉咙疼痛等症状,同时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每天饮水量可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儿童应根据年龄适量补充水分。
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会加重咽喉部黏膜的刺激,加重炎症。可以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
2.局部治疗
含漱:使用生理盐水等进行含漱,可清洁口腔和咽喉部,减少局部细菌滋生,缓解喉咙疼痛等症状。儿童含漱时要注意避免误咽,可选择儿童专用的含漱液或用少量生理盐水稀释后让儿童轻轻含漱。
雾化吸入:对于喉咙发炎伴有咳嗽、喉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将药物雾化成微小颗粒,直接作用于咽喉部黏膜,起到消炎、消肿、止咳等作用。常用的药物有布地奈德等,儿童进行雾化吸入时要配合好,避免哭闹导致药物吸入不均匀或误吸。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各种新鲜蔬菜水果等,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和多样化。
适当运动:根据不同年龄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儿童可以进行户外活动、玩耍等,成人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瑜伽等运动方式,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喉咙发炎的发生风险。
2.避免诱因
注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定期清洁室内环境,减少空气中的粉尘、过敏原等刺激物。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防护。
适度用嗓:对于教师、歌手等用嗓较多的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连续用嗓,说话时注意语调、音量,可适当休息,让咽喉部得到放松。
预防感染: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等部位,减少病原体的感染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