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有主观症状和客观表现,主观症状包括眩晕感、平衡失调、恶心呕吐等,客观表现有眼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其原因包括内耳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脑部肿瘤、癫痫)、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颈椎病)。
一、眩晕症的症状
(一)主观症状
1.眩晕感:患者会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晃动或倾斜,这是眩晕症最典型的主观症状,不同患者的眩晕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有的较轻,仅感觉轻微的不稳,有的则非常严重,难以站立或行走。这种眩晕感可能持续数秒、数分钟甚至数小时、数天不等,在活动时往往会加重。例如,一些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在改变头位时会突然出现短暂的剧烈眩晕。
2.平衡失调:患者会出现行走不稳、容易摔倒的情况,这是因为眩晕影响了患者对自身平衡状态的感知和调节。老年人由于本身平衡功能就相对较弱,在发生眩晕症时更容易发生跌倒,进而导致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比如一位65岁的老年患者,在患有眩晕症时走路需要他人搀扶,否则很容易摔倒。
3.恶心、呕吐:很多眩晕症患者会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是由于内耳的平衡感受器与胃肠道的神经支配存在一定的关联,当眩晕发生时,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影响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反应。在儿童患者中,恶心、呕吐可能会比较明显,需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患有梅尼埃病时,常常会出现剧烈的恶心、呕吐,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二)客观表现
1.眼震:医生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仪器(如眼震电图仪)可以观察到患者的眼球不自主地来回摆动,这是因为内耳的前庭器官受到刺激后,通过前庭眼反射引起眼球运动。不同类型的眩晕症可能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眼震,比如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眼震方向可能相对比较固定,而梅尼埃病患者的眼震可能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汗、血压波动等情况。面色苍白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流分布改变,出汗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之一,血压波动则是因为血管运动中枢受到影响。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可能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需要密切监测。例如,一位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眩晕症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血压明显升高,需要医生谨慎处理。
二、眩晕症的原因
(一)内耳疾病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由于内耳椭圆囊中的耳石脱落,移位到半规管内,当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刺激半规管,引起前庭反应,导致眩晕发作。这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增加。老年人由于内耳结构退变,耳石容易脱落,所以相对更易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比如一位70岁的老人,在起床、躺下或转头时突然出现短暂的眩晕,很可能是患有这种疾病。
2.梅尼埃病: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和耳胀满感。多见于中青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患者的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其有影响,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的人可能更容易诱发梅尼埃病发作。例如,一位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的40岁男性,经常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经检查确诊为梅尼埃病。
3.前庭神经炎:通常是由于前庭神经遭受病毒感染引起,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患者会突然出现剧烈的眩晕,伴有恶心、呕吐,但一般无耳鸣和听力下降。儿童患者在感染病毒后,如果身体抵抗力较弱,就容易引发前庭神经炎导致眩晕。比如一个12岁的儿童,在感冒后不久出现严重的眩晕,需要考虑前庭神经炎的可能。
(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脑血管疾病:如后循环缺血、脑梗死、脑出血等。后循环主要供应脑干、小脑等部位的血液,当这些部位的血管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前庭中枢的血液供应,导致眩晕。中老年人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伴发眩晕的风险更高。例如,一位60岁的高血压患者,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并伴有一侧肢体无力,很可能是后循环脑梗死引起的。
2.脑部肿瘤:如听神经瘤、小脑肿瘤等。肿瘤逐渐增大压迫前庭神经或前庭中枢时,会引起眩晕症状,通常眩晕症状可能呈进行性加重,同时可能伴有听力下降、面部麻木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脑部肿瘤,但中老年人相对多见。比如一个50岁的患者,逐渐出现眩晕,同时伴有听力减退,经过检查发现是听神经瘤所致。
3.癫痫:部分癫痫患者可能以眩晕为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尤其是颞叶癫痫。癫痫引起的眩晕发作往往具有突然性,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会反复发作。任何年龄都可能患癫痫,儿童和青少年相对较为常见。例如,一个15岁的青少年,经常出现短暂的眩晕,后来通过脑电图检查确诊为颞叶癫痫。
(三)其他系统疾病
1.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引起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输出量减少,也会影响脑部的血液供应,导致眩晕。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比如一位75岁的心力衰竭患者,在活动后容易出现眩晕症状,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2.眼部疾病:如青光眼等。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时,可能会影响到前庭眼反射通路,从而引起眩晕。尤其是一些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在眼压波动较大时容易出现眩晕症状。比如一位68岁的青光眼患者,在眼压升高时出现眩晕,同时伴有眼痛、视力下降等表现。
3.颈椎病:颈椎病变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眩晕症状。长期伏案工作、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容易患颈椎病,中老年人相对多见。例如,一位长期从事文案工作的55岁女性,经常出现眩晕,经检查发现是颈椎病导致椎动脉受压引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