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伴分泌物腥臭味的常见原因包括阴道炎(细菌性、滴虫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宫颈炎、外阴局部病变(湿疹、营养不良)、宫腔积脓等,诊断需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应对要一般处理加针对病因治疗,不同人群如育龄、老年、儿童有不同考虑,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一、常见原因
(一)阴道炎
1.细菌性阴道病
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引起的混合感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研究表明,阴道分泌物中线索细胞阳性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其发生与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等因素有关,育龄女性相对更易发生。
2.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阴道毛滴虫适宜在阴道酸碱度为5.0-6.5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黄色、黄白色泡沫状,有腥臭味,外阴瘙痒明显,可伴有灼热感、性交痛等。女性在经期前后、妊娠期等阴道环境改变时易发病,性伴侣若感染滴虫也需同时治疗,否则容易重复感染。
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主要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外阴瘙痒症状严重,部分患者也可伴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尿痛等。但有时患者也可能出现分泌物腥臭味的情况,这可能与混合感染等因素有关,尤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更适合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
(二)宫颈炎
急性宫颈炎可由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也可由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可伴有外阴瘙痒、灼热感,部分患者分泌物可有腥臭味。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侣、卫生不良等因素可增加宫颈炎的发生风险,育龄女性高发。
(三)其他情况
1.外阴局部病变
外阴湿疹、外阴营养不良等外阴局部病变也可能导致外阴瘙痒,若同时合并感染,可能出现分泌物腥臭味。外阴湿疹的发生与过敏、局部潮湿、搔抓等因素有关,患者外阴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可出现渗出、糜烂等,若继发感染则会有异味。外阴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变白、增厚或萎缩等,瘙痒症状较为顽固,病变处皮肤搔抓后也可能出现感染,导致分泌物异常有腥臭味。
2.宫腔积脓
多见于老年女性,由于宫颈管粘连狭窄,宫腔内脓液积聚,细菌滋生繁殖,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有腥臭味,同时可伴有下腹坠胀等不适。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低下,宫颈管黏膜萎缩,容易发生宫颈管粘连,从而增加宫腔积脓的发生几率。
二、诊断方法
(一)妇科检查
医生会对外阴、阴道、宫颈等进行检查,观察外阴有无红肿、皮疹、溃疡等情况,阴道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等,宫颈有无充血、糜烂、脓性分泌物等。例如,检查细菌性阴道病时,可观察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同时进行胺试验,若胺试验阳性,提示可能有细菌性阴道病。
(二)实验室检查
1.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对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可观察有无滴虫、假丝酵母菌芽孢及菌丝、线索细胞等。例如,检查滴虫性阴道炎时,在显微镜下可发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检查假丝酵母菌病时,可发现假菌丝和芽孢。同时还可进行pH值测定等,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pH值常大于4.5。
2.病原体检测
对于怀疑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宫颈炎等情况,可进行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或培养等。如采用核酸扩增试验检测淋病奈瑟菌或沙眼衣原体的核酸,有助于明确病原体感染情况。
三、应对建议
(一)一般处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外阴,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宽松的。注意个人卫生,使用温和的外阴清洁剂清洗外阴,但不要过度冲洗阴道,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
(二)针对病因治疗
1.阴道炎的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常用药物有甲硝唑、克林霉素等。甲硝唑可抑制厌氧菌生长,克林霉素能干扰厌氧菌的蛋白质合成。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可局部用药或口服给药;妊娠期患者多采用局部用药。
滴虫性阴道炎:治疗药物主要是甲硝唑,需全身用药,性伴侣也应同时治疗,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局部用药,或氟康唑等全身用药。同时应积极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2.宫颈炎的治疗
急性宫颈炎:根据病原体选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如淋病奈瑟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钠等,沙眼衣原体感染选用阿奇霉素等。慢性宫颈炎可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或局部药物治疗等。
3.外阴局部病变的治疗
外阴湿疹: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同时避免接触过敏原。若有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软膏。外阴营养不良:可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瘙痒症状,也可采用激光治疗等,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需谨慎选择,尤其要考虑老年女性的身体状况等因素。
4.宫腔积脓的治疗
老年女性发生宫腔积脓时,需扩张宫颈管,引流脓液,同时根据病原体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四、特殊人群考虑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是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在出现外阴瘙痒有腥臭味时,应注意有无性生活相关因素,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性伴侣的同步治疗,避免交叉感染。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待治愈后再恢复正常性生活,并注意性生活卫生。
(二)老年女性
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生殖系统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宫腔积脓、外阴局部病变等情况。对于老年女性出现外阴瘙痒有腥臭味,要警惕宫腔积脓等情况,及时进行妇科检查、B超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女性的身体耐受性,药物选择上尽量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注意局部护理,保持外阴清洁。
(三)儿童
儿童外阴瘙痒有腥臭味相对较少见,多与卫生不良、蛲虫感染等有关。要注意儿童外阴的清洁护理,勤换内裤,避免穿开裆裤。若怀疑蛲虫感染,可在夜间观察肛周有无蛲虫爬出,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及时给予驱虫等治疗。儿童用药需格外谨慎,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儿童舒适度为标准进行治疗,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加强局部清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