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盆腔疼痛(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与月经周期相关)、不孕(影响盆腔环境致卵子精子结合及受精卵着床受阻)、月经异常(月经量增多、周期紊乱)、其他症状(肠道、泌尿系统症状);诊断可通过妇科检查(触诊及子宫附件情况)、影像学检查(超声、MRI)、血清学检查(CA125);其发生与年龄(育龄期常见)、人流史(人流次数多风险高)、生活方式(长期压力大等可能影响)、既往病史(家族史、盆腔炎症等增加风险)相关。
一、症状表现
(一)盆腔疼痛
1.疼痛特点
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呈进行性加重。人流术后,患者可能在月经来潮时出现下腹部疼痛,起初可能疼痛程度较轻,随着时间推移,疼痛逐渐加重,疼痛时间可能从经期短时间疼痛发展为整个经期甚至经期前后都有疼痛。例如有研究表明,部分人流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痛经程度会逐渐从可以忍受发展到影响日常活动,需要服用止痛药物。
疼痛部位多为下腹部及盆腔中部,也可牵涉到腰骶部、会阴、肛门等部位。不同患者疼痛部位可能有所差异,但一般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位置相关,比如病灶累及骶韧带时,疼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及臀部。
2.与月经的关系
疼痛大多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在月经来潮前1-2天开始出现,经期第1天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至月经干净后消失。这是因为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也会随着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二)不孕
1.发生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影响盆腔内环境,如异位病灶会导致盆腔粘连,影响输卵管的正常蠕动和拾卵功能,使卵子与精子结合受阻;同时,异位病灶释放的一些炎症介质等会影响卵巢的排卵功能以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从而导致不孕。据统计,人流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约有40%-50%存在不孕的情况。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来说,不孕会给其心理和生活带来较大影响,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而对于已经完成生育的女性,虽然不孕不是主要问题,但盆腔内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对其身体健康产生其他潜在影响。
(三)月经异常
1.月经量增多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等功能,导致月经量增多。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经期延长等情况。例如有的患者人流后月经量较之前增加1倍以上,月经持续时间从原来的3-5天延长至7-8天甚至更长。
2.月经周期紊乱
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可能干扰正常的内分泌调节,导致月经周期出现紊乱,表现为月经提前或推迟,月经周期时长不一致。比如原本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变为20天或者40天等情况。
(四)其他症状
1.肠道症状
当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累及肠道时,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便血。例如病灶侵犯直肠、乙状结肠时,患者可能在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同时伴有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类似肠梗阻的表现,如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泌尿系统症状
若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侵犯膀胱,可出现经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血尿。当病灶侵犯输尿管时,可能引起输尿管梗阻,出现腰痛、肾积水等表现。不过泌尿系统症状在人流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需要引起重视。
二、诊断相关
(一)妇科检查
1.盆腔触诊
医生进行妇科检查时,可在盆腔内触及触痛性结节,尤其是在子宫直肠陷凹、宫骶韧带或卵巢部位。这些结节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有明显触痛。例如在子宫直肠陷凹处可摸到单个或多个结节,患者会因触诊而出现明显疼痛反应。
2.子宫及附件情况
可能触及增大的子宫,或者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的附件包块等。如果异位病灶累及卵巢形成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可触及附件区囊性包块,边界不清,与周围组织粘连。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发现盆腔内的异位病灶,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表现为附件区圆形或椭圆形囊性包块,壁厚且粗糙,囊内可见密集点状回声。超声检查还能观察到盆腔粘连情况以及子宫肌层内是否有异位病灶等。例如对于直径大于1cm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2.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是对于盆腔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以及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更高。它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三)血清学检查
血清CA125(糖类抗原125)水平可能会升高,但一般升高幅度不是特别大,多在200U/mL以下。不过CA125升高还可见于其他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卵巢癌等,所以它只是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不能单独依靠CA125来确诊人流后子宫内膜异位症。
三、人群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人流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中,育龄期女性相对更为常见。因为育龄期女性卵巢功能活跃,月经周期规律,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变化,人流手术可能更易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种植。而对于青春期女性,虽然人流相对较少,但如果有相关宫腔操作史,也可能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只是比例相对较低。
(二)人流史因素
有人流手术史是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人流手术过程中,宫腔内压力的变化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组织通过输卵管逆流至盆腔,种植在盆腔腹膜等部位,从而引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一般来说,人流次数越多,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越高。例如有研究对比了有人流史和无人流史的女性,发现有人流史的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是无人流史女性的2-3倍。
(三)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内分泌功能,进而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另外,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产生一定影响,虽然目前关于生活方式与人流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直接关联证据不是特别充分,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平衡,降低患病风险。
(四)既往病史因素
本身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的女性,在有人流手术史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可能更高。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更容易出现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种植等情况。同时,既往有盆腔炎症等疾病的女性,人流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率也可能增加,因为盆腔炎症会影响盆腔内环境,为子宫内膜组织的异位种植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