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分泌性中耳炎多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症状为听力下降等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多因气压变化较大时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平衡引起症状为耳痛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有耳痛等症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急性未及时治疗等引起有耳流脓等症状诊断通过症状评估、耳部检查(耳镜、听力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可观察等待等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用咽鼓管吹张等方法化脓性中耳炎急性用抗生素等治疗慢性根据类型局部用药或手术治疗儿童发病率高需提高免疫力观察症状成人病因可能与鼻腔鼻窦慢性疾病有关要保持通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一、中耳炎的定义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等,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二、中耳炎的分类及特点
(一)非化脓性中耳炎
1.分泌性中耳炎
病因:多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儿童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宽,且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从而累及咽鼓管,导致其功能障碍,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原因。例如,儿童感冒后,炎症容易通过咽鼓管蔓延至中耳,引起中耳腔积液。
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或闭塞感,小儿可能出现对声音反应迟钝、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2.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病因:多发生于飞机迅速升降、潜水等气压变化较大的情况。当外界气压急剧变化时,中耳内气压不能及时与之平衡,导致中耳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例如,乘坐飞机时,飞机快速上升或下降过程中,中耳腔与外界气压不平衡,就可能引发该病。
症状:主要症状为耳痛、耳鸣、听力下降,严重时可出现鼓膜穿孔、出血等。
(二)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因上呼吸道感染,细菌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儿童由于咽鼓管的解剖特点,更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比如,儿童感冒后,鼻腔和咽部的细菌容易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症状:起病较急,常伴有剧烈耳痛(小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发热,可伴有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后可流出脓液,疼痛可有所缓解。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因:多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所致;也可由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等长期刺激咽鼓管引起。
症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耳流脓,可伴有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是其重要体征,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其中胆脂瘤型中耳炎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脑脓肿等,后果严重。
三、中耳炎的诊断方法
(一)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耳痛、听力变化、耳流脓等情况,以及相关的病史,如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气压变化接触史等。对于儿童,家长需要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如是否对声音反应迟钝、是否频繁抓耳等。
(二)耳部检查
1.耳镜检查:通过耳镜可以直接观察鼓膜的情况,如鼓膜是否充血、穿孔、有无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可呈琥珀色或色泽发暗,有时可见液平面;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鼓膜充血、内陷,穿孔后可见穿孔处有脓液搏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观察到鼓膜穿孔的部位、大小以及中耳腔的情况等。
2.听力检查:包括纯音听阈测试等,可以评估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多表现为传导性听力下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早期听力下降,鼓膜穿孔后听力可有所改善但仍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听力损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根据病变类型不同听力损失程度有所差异。
(三)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的情况,如怀疑有颅内、外并发症时,可能会进行颞骨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中耳乳突的病变情况,如是否有胆脂瘤形成、骨质破坏等。
四、中耳炎的治疗原则
(一)非化脓性中耳炎
1.分泌性中耳炎
保守治疗:对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首先可观察等待,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如果存在上呼吸道感染,需要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鼻,以减轻咽鼓管黏膜水肿,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儿童,可能需要考虑腺样体切除术。
2.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主要是通过咽鼓管吹张等方法来恢复中耳与外界的气压平衡,如捏鼻鼓气法等。如果症状较重,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等,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二)化脓性中耳炎
1.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抗感染治疗:早期应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可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畅。
局部治疗:鼓膜穿孔前可用2%酚甘油滴耳,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但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以免腐蚀鼓膜;鼓膜穿孔后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外耳道脓液,然后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单纯型中耳炎:以局部用药为主,可根据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骨疡型中耳炎:引流通畅者,以局部用药为主,但应定期复查;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者,应行乳突根治术。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不同人群中耳炎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1.特点:儿童中耳炎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咽鼓管短、平、宽,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发中耳炎。而且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儿童的耳部症状和行为表现,如是否有抓耳、哭闹不安、对声音反应迟钝等情况。
2.注意事项:家长要注意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在儿童感冒时,要及时治疗。对于患有分泌性中耳炎的儿童,要定期复查听力和耳部情况,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如是否需要进行腺样体切除术等。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尤其是鼻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的使用,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二)成人
1.特点:成人中耳炎相对儿童来说,病因可能更多与鼻腔、鼻窦的慢性疾病有关,如慢性鼻窦炎等长期刺激咽鼓管,导致中耳炎反复发作。
2.注意事项:成人要注意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通畅,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的慢性疾病。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时,要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蔓延至中耳。如果患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要定期进行耳部检查,如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