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的血常规指标

来源:民福康

恶性肿瘤患者血常规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各指标有不同意义及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的关联,如白细胞计数及分类中不同细胞变化与肿瘤及治疗的关系,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反映贫血及相关影响因素,血小板计数异常与出血风险及相关因素关联等。

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1.白细胞计数

意义: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与肿瘤本身、治疗(如化疗)等多种因素相关。一般来说,肺癌、胃癌等实体瘤患者在化疗后可能出现白细胞减少,而某些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常明显异常。例如,在实体瘤患者接受化疗过程中,若白细胞计数低于正常范围(成人正常参考值为\(4-10\times10^{9}/L\)),提示骨髓抑制,这可能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因为白细胞减少会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年龄因素:儿童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与成人不同,儿童正常白细胞计数范围相对较宽,且儿童对白细胞减少的耐受能力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儿童白血病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的表现形式也有其特点,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正常甚至减低,但外周血中会出现大量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生活方式:一般生活方式对白细胞计数影响相对较小,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整体机体状况,间接影响白细胞计数。例如长期吸烟的肺癌患者,其机体免疫状态可能受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的稳定。

病史: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恶性肿瘤患者,其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能更为复杂,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身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细胞的功能和数量,再加上恶性肿瘤及相关治疗的影响,白细胞计数的波动可能更难预测。

2.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在抵御感染中起重要作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常见现象,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times10^{9}/L\))会使患者易发生细菌感染。例如,肝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就容易引发肺部感染等。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减少常见于恶性肿瘤进展期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例如,淋巴瘤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可能出现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因为肿瘤细胞可能侵犯淋巴细胞相关的组织器官,影响淋巴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儿童淋巴瘤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的异常更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淋巴细胞计数异常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在免疫调节和抗原呈递等方面有作用,嗜酸性粒细胞与过敏、寄生虫感染及部分肿瘤相关,嗜碱性粒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等。在恶性肿瘤患者中,这些细胞的比例变化相对较少单独作为主要诊断指标,但在综合评估病情时具有一定意义。例如,某些胃肠道肿瘤患者可能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的轻度改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患者的整体状况。

二、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

1.红细胞计数

意义: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带氧气。恶性肿瘤患者常出现贫血,红细胞计数会降低。例如,胃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慢性失血等原因可能导致红细胞计数下降,贫血会使患者出现乏力、气短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耐受性。成人红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男性为\((4.0-5.5)\times10^{12}/L\),女性为\((3.5-5.0)\times10^{12}/L\)。

年龄因素:儿童恶性肿瘤患者贫血表现可能更明显,因为儿童生长发育对氧气需求较高。例如儿童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被肿瘤细胞浸润,影响红细胞生成,红细胞计数降低更为显著,且儿童贫血时出现的症状可能更易被忽视,需要更密切监测。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的恶性肿瘤患者更容易出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造血原料的供应,如铁、维生素\(B_{12}\)、叶酸等缺乏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

病史: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病史的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可能更为严重,因为基础的慢性失血加上肿瘤相关的失血和消耗,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状况。例如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胃癌患者,其贫血程度可能比无此病史的胃癌患者更重。

2.血红蛋白

意义:血红蛋白浓度能更直接反映贫血程度。恶性肿瘤患者血红蛋白降低程度不同,表现出的症状轻重不同。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患者则会出现严重的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机体功能和治疗实施。

年龄因素:老年人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机体代偿能力下降,轻度的血红蛋白降低可能就会引起较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老年肺癌患者,血红蛋白轻度降低就可能出现明显的头晕、乏力等症状,而儿童患者对贫血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好,但长期慢性贫血也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生活方式:吸烟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影响红细胞的功能和寿命,加重贫血状况。例如肺癌患者吸烟会进一步损害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同时影响红细胞携带氧气的能力,使贫血相关症状加重。

病史:有血液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血红蛋白异常的风险更高,因为基础血液疾病可能影响造血系统的功能,再加上恶性肿瘤的影响,血红蛋白降低会更明显。例如有地中海贫血病史的白血病患者,其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和纠正难度可能都大于没有地中海贫血病史的白血病患者。

三、血小板计数

1.意义

血小板参与止血和凝血过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较为常见,如肺癌、乳腺癌等患者在疾病进展或接受化疗等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0\times10^{9}/L\))会增加患者出血风险,轻度血小板减少可能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20\times10^{9}/L\))则可能导致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例如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需要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以预防出血事件。

年龄因素:儿童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的凝血功能和对出血的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例如儿童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在护理和治疗上要特别注意避免外伤等,防止出血。

生活方式:长期饮酒的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影响肝脏功能,而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等与血小板功能相关物质的重要器官,所以长期饮酒可能加重血小板减少相关的出血风险。例如肝癌患者长期饮酒会进一步损害肝脏,影响血小板相关的凝血机制,增加出血的可能性。

病史:有出血性疾病病史的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异常时出血风险更高,因为基础出血性疾病已经存在凝血功能的异常,再加上恶性肿瘤的影响,血小板计数异常会使出血风险大幅增加。例如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史的淋巴瘤患者,其血小板计数异常时发生出血的风险远高于没有该病史的淋巴瘤患者。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肿瘤
肿瘤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异常增殖而形成的疾病,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上长6厘米肿瘤一般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脏部位的肿瘤,也有恶性以及良性之分的,其中恶性的肿瘤大多数为肾癌,良性的情况下一般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的。对于6厘米的肿瘤有可能合并有局部的肿胀以及疼痛表现,实质性的肿瘤局部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活检,先明确病理诊断。如果有手术条件的,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切除,手术之后进行相应的病理检查。
s1椎体异常信号是肿瘤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正常病人去医院检查,发现S1椎体表现出了异常信号,我们一般不考虑是由于肿瘤造成的。因为临床上能够造成这种异常信号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建议你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
肺部有肿瘤可以治好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部肿瘤分为良性及恶性,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后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恶性肿瘤早期手术是可以达到治愈的情况,中晚期手术治疗相对性比不手术治疗的时间要长,具体的时间需要看患者肺部肿瘤的性质决定,其次在于术后治疗的效果决定。恶性肿瘤术后需要结合病理采取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治疗。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不同的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像食管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仅有少数患者出现食管异物感、胸骨后烧灼感、进食哽咽感,随着病情发展才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等。而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纳差少食、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大便形
肾上腺肿瘤发现就要切掉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发现肾上腺肿瘤是不一定非要做手术进行切除的,若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小,同时没有影响到激素的分泌功能,患者的血压、血钾以及体重都属于正常的范围之内,此时是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只要患者每年进行定期体检并且监测肿瘤的变化就可以。若患者肾上腺肿瘤逐渐长大,径线测量超过4公分,同时影响到了身体内分泌的功能,患者
肿瘤会遗传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多数的肿瘤是不会遗传的,但是会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所以一个人是否会患肿瘤不仅在于遗传因素,还受患者平常的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如着色性干皮病就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但如果注意避免或减少太阳光照射,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防止皮肤癌的发生。目前对于肿瘤遗传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掌握,但对于肿瘤遗传方面的
肾上长肿瘤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上长肿瘤比较严重,肾上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比较缓慢,边界比较清楚,不会扩散和转移。肾上的良性肿瘤经过手术切除,一般可以彻底治愈。肾上的恶性肿瘤也叫做肾癌,早期的肾癌患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根治性的手术切除,一般可以治愈。中期的肾癌患者手术治疗
骨髓增殖性肿瘤严重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疾病是否严重,要视疾病而定,如检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积极治疗后疾病比较稳定,一般不属于很严重的疾病。如果检查是骨髓纤维化,疾病就比较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遵医嘱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真性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是什么?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有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对于鳞状细胞癌比较敏感,如果血清中的鳞状细胞癌抗原升高,提示可能有肺鳞癌。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阳性检出率比较高,可以达到70%-8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水平越
肝长了肿瘤会怎样?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肝长了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肝脏良性肿瘤在体积较小时,无任何症状,不会使患者感觉不适。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增大,可对胃、十二指肠等邻近器官产生压迫,使患者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等不适症状。肝脏恶性肿瘤,在病情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肝区疼痛、右上腹肿块、身体乏力、食欲减退、黄
肾上腺肿瘤存活率多少
胡超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良性无功能的腺瘤无需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长期生存。肾上腺皮质癌的患者,五年的生存率取决于不同的因素,包括在诊断时癌症的程度、分期,影响生存的其它因素,包括年龄、肿瘤是否产生激素。肾上腺皮质癌的五年生存率为百分之六十五左右,癌症已经扩散到周围其它组织、器官或者淋巴结,五年的生存率大概只有百分之四十四。 如果癌症已经扩散到身体远处,五年的生
肿瘤标志物的用途有哪些
王颖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肿瘤标志物常用于肿瘤的筛查,可以判断患者体内的肿瘤是否转移,而且肿瘤标志物检查还具有疗效监测作用,可以判断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肿瘤。首先,如果患者患有肿瘤,那么肿瘤标志物可能呈现出平稳的状态,但是在短期之内,肿瘤标志物突然升高,这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肿瘤是否发生复发,转移的情况。其次,肿瘤标志物还具有疗效监测作用,如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查升高,医生可
卵巢肿瘤严重吗
杨伟红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恶性的卵巢肿瘤比较严重,预后也比较差,五年的生存率大概只有20%~30%,70%以上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了首次的原发手术治疗之后,还会有复发的风险。如果是良性的卵巢肿瘤,相对而言预后比较好。但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也就是巧克力囊肿,比较容易复发。有些患者做完手术之后,过三五年又会有内膜异位囊肿发生。有些良性的卵巢肿瘤在接受手术的过程当中
肠子上长肿瘤好治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肠子上长肿瘤好不好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果肠道上肿瘤比较小,处于病变早期,通常比较好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如果肠道肿瘤比较大,处于病变中晚期,可能会发生转移或者是周围侵犯,这种情况不好治疗。能手术切除尽量手术切除,有可能还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然后根据情况辅助后续放化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措施。如果不能手
甲状腺结节是不是肿瘤
陈冰 副主任医师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三甲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诊断,有良性病变,也有恶性病变。如果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属于良性病变,一般病变不太严重。目前结节较大,可以考虑通过手术将病变组织切除,从而达到治愈目的。如果为恶性病变患者病情严重,必须积极手术再辅助后续放化疗,争取控制和稳定病情。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闫秀中 副主任医师
日照市中医医院 三甲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如下:第一、生长速度。良性骨肿瘤生长比较慢,皮肤可推动,恶性肿瘤生长比较快,分化程度高且不容易推动。第二、是否转移。良性肿瘤一般不会转移,恶性肿瘤一般会向周围骨骼或者是组织脏器而转移第三、严重程度。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患者的死亡,而恶性肿瘤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往往会导致患者出现死亡。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