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穿刺主要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骨髓功能异常、感染及肿瘤转移等情况。

通过抽取骨髓液进行细胞形态学分析,可识别白血病细胞、评估贫血类型;细胞遗传学检查能发现染色体异常,辅助白血病分型;病原学检查可排查结核杆菌、疟原虫等感染;肿瘤转移筛查则能发现乳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骨髓转移灶。此外,该检查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克隆性疾病的诊断也具有关键价值,能帮助医生明确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接受骨穿刺后需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观察有无出血、肿胀或发热等异常。若出现持续疼痛、穿刺处渗液或高热,应及时就医处理。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及出血倾向,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