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真菌感染的治疗是抗真菌药物治疗、鼻腔冲洗与局部治疗、手术清创与病灶清除等。

1、抗真菌药物治疗
鼻腔真菌感染多由曲霉菌、念珠菌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氟康唑胶囊适用于念珠菌感染,伊曲康唑胶囊对曲霉菌有效,两性霉素B注射液用于严重感染但需警惕肾毒性。
2、鼻腔冲洗与局部治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真菌孢子和分泌物,每日1-2次,水温接近体温。合并鼻窦炎时可用0.1%以下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局部喷剂如抗真菌喷雾剂或鼻腔激素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黏膜减轻炎症。冲洗后需保持鼻腔干燥,防止真菌滋生。
3、手术清创与病灶清除
真菌球型感染或组织坏死病例需行鼻内镜下清创术,清除真菌团块和病变组织,恢复通气功能。术后需配合抗真菌药物灌洗,常用制霉菌素溶液。侵袭性感染可能需扩大切除范围,必要时联合鼻窦开放术。手术前后需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
若出现鼻腔出血、视力改变、头痛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排查侵袭性感染或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