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鼻窦炎治疗方法一般包括抗真菌药物治疗、鼻腔冲洗清洁、手术治疗清除病灶、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生活环境调整等。

1.抗真菌药物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曲康唑胶囊,通过口服抑制真菌生长,适合真菌球型或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也可使用氟康唑胶囊,针对敏感真菌起到杀灭作用;局部可使用两性霉素B溶液冲洗鼻腔,直接作用于病灶,增强抗真菌效果。所有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鼻腔冲洗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鼻腔冲洗液冲洗鼻腔,每天1-2次,能清除鼻腔内真菌孢子、分泌物,减轻炎症刺激,改善鼻腔通气。冲洗时需掌握正确方法,避免冲洗液流入中耳引发不适。
3.手术治疗清除病灶
对于真菌球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需进行手术治疗,如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清除鼻窦内真菌病灶、坏死组织,恢复鼻窦引流。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需定期复查清理鼻腔,防止复发。
4.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腔黏膜炎症与水肿;病情严重时可短期口服泼尼松龙片,控制过敏反应与炎症,需逐渐减量,避免长期使用副作用。
5.生活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真菌;定期清洁室内卫生,减少灰尘、霉菌滋生;避免接触发霉物品,如霉变的衣物、食物,防止真菌孢子吸入鼻腔,加重病情。
若治疗后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未缓解,或出现面部肿胀、视力下降,应立即就医;术后需严格遵医嘱复查,避免真菌病灶残留导致复发,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