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鼻鼾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调整睡眠姿势为侧卧位,可减少舌根后坠引发的气道阻塞;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导致颈部脂肪堆积压迫气道;睡前避免饮酒、服用镇静类药物,防止肌肉松弛加重打鼾;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导致睡眠时呼吸调节异常。
2、药物治疗
针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打鼾,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减轻鼻腔黏膜水肿;伴有鼻塞症状时,短期应用血管收缩剂改善通气;若存在胃食管反流,可服用抑酸药减少反流物刺激咽喉引发气道痉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监测副作用。
3、物理治疗
佩戴口腔矫治器通过前移下颌或上抬软腭扩大气道空间,适用于轻中度打鼾患者;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通过持续输送空气压力撑开塌陷的气道,是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首选治疗方法,需根据睡眠监测结果调整压力参数。
4、中医治疗
肝火上扰型打鼾可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痰湿内阻型适用二陈汤燥湿化痰;针灸选取迎香、天突等穴位调节气血,耳穴压豆刺激肺、内分泌等区域改善通气;推拿按摩风池、人中等穴位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
对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结构性异常,可行鼻中隔矫正术或鼻息肉切除术;扁桃体肥大、软腭低垂者可选择扁桃体切除术或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儿童腺样体肥大引发的打鼾,需及时进行腺样体切除术,避免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严重打鼾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若伴有晨起口干、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需尽快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确诊。治疗期间应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孕妇、儿童及合并慢性病患者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