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发烧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包括伤口感染、产褥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有乳汁淤积、吸收热,产妇发现发烧要观察判断、及时就医,还要注意休息、伤口护理、排空乳房、保持卫生等。
一、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发烧
(一)伤口感染
剖腹产后腹部会有手术切口,若护理不当,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侵入切口引发感染。对于产妇而言,产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若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就很可能导致发烧。在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产妇中,若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属于病史因素),会增加伤口感染的风险,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二)产褥期感染
产褥期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产妇产后身体处于恢复阶段,若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情况,更容易发生产褥期感染而发烧。年轻产妇相对来说身体状况可能较好,但如果生活方式上产后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会增加感染风险;而高龄产妇本身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感染风险可能更高。
(三)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产妇身体代谢等情况变化,若不注意外阴清洁等,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例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同时伴有发烧症状。不同年龄、性别产妇都可能发生,有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产妇更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
二、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发烧
(一)乳汁淤积
产后若乳汁分泌过多,而婴儿吸吮较少等情况,可能导致乳汁淤积。乳汁淤积可能引起乳房局部的炎症反应,进而出现发烧。对于哺乳期的产妇,无论年龄大小,若乳汁淤积未及时处理,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轻产妇可能因为对哺乳知识了解不足等导致乳汁淤积,高龄产妇可能身体恢复相对较慢等因素影响乳汁的正常排出。
(二)吸收热
剖腹产后身体对手术创伤等的吸收过程中可能出现吸收热,一般体温不会太高,多在38℃左右。这是身体对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但也需要与感染性发烧等进行鉴别。不同年龄、性别产妇都可能出现吸收热情况,其发生主要与手术创伤后的机体反应有关。
三、应对及注意事项
(一)观察与初步判断
产妇发现发烧后,首先要观察发烧的程度、伴随症状等。如果是吸收热,体温一般不会持续升高且精神状态等相对较好;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发烧,可能会有相应局部感染的明显表现。对于特殊人群,如高龄产妇要更加密切观察,因为其身体恢复相对缓慢,感染后可能病情变化较快。
(二)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发烧情况,无论何种原因,都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如血常规等,以明确发烧的原因。在就医过程中,要向医生详细告知生产史、病史等情况,比如是否有基础疾病、产程情况等,以便医生准确判断病情。
(三)护理建议
产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有助于身体恢复和增强抵抗力。对于有伤口感染等情况的产妇,要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要求进行护理。哺乳期产妇若有乳汁淤积,要帮助婴儿充分吸吮乳汁,或使用吸奶器等及时排空乳房。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等,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