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分急性与慢性,急性胰腺炎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症状,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支持、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及重症监护;慢性胰腺炎有反复发作腹痛、胰腺外分泌和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治疗为缓解腹痛、改善消化功能、治疗并发症;特殊人群中儿童胰腺炎需谨慎用药并监测发育,妊娠期要权衡药物对胎儿影响,老年需关注基础疾病及药物相互作用等。
一、胰腺炎的症状
(一)急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多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腹痛,常位于中上腹或左上腹,疼痛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进食后可加重,仰卧位时疼痛加剧,前倾坐位或屈膝侧卧位可部分缓解。
2.恶心与呕吐:发病初期即可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或咖啡样物质。
3.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超过39℃,需考虑合并感染可能。
4.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出现脱水、低钾、低钙血症等,低钙血症可引起手足抽搐。
(二)慢性胰腺炎症状
1.腹痛: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呈隐痛、钝痛或剧痛,可放射至背部,进食油腻食物后常诱发或加重。
2.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表现:患者可出现消瘦、营养不良、脂肪泻(粪便色浅、量多、有油滴)等,因胰腺分泌的胰酶减少,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3.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糖尿病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
二、胰腺炎的治疗法
(一)急性胰腺炎治疗
1.一般治疗:
禁食与胃肠减压:目的是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腹胀。
补液支持:补充液体及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
2.抑制胰液分泌:可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药物,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
3.抗感染治疗:若存在感染迹象,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
4.重症监护: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需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处理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二)慢性胰腺炎治疗
1.缓解腹痛:可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
2.改善消化功能:补充胰酶制剂,帮助消化吸收,缓解脂肪泻等症状。
3.治疗并发症:若合并糖尿病,需进行降糖治疗;若存在胆道梗阻等情况,可能需手术解除梗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胰腺炎
儿童胰腺炎相对少见,多与胆道疾病、遗传因素等有关。治疗时需更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严格控制饮食、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当的止痛或抑制胰液分泌药物,需密切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病情变化。
(二)妊娠期胰腺炎
妊娠期胰腺炎较为凶险,需综合评估母胎情况。治疗时要权衡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保证孕妇病情控制的前提下,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如尽量采用非药物或低风险药物治疗,密切监测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及相关指标。
(三)老年胰腺炎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治疗时需更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在使用药物时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