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炎症,症状因病因和个体差异不同,消化道症状有腹泻、呕吐、腹痛,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不同人群症状特点不同,儿童呕吐腹泻明显易脱水,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脱水电解质紊乱且与基础疾病相关,免疫力低下人群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病毒性胃肠炎以呕吐腹泻为主全身症状稍轻,细菌性胃肠炎腹泻明显粪便可带黏液脓血伴发热腹痛突出,寄生虫性胃肠炎除腹泻腹痛外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病程长症状顽固。
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炎症,其症状可因病因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消化道症状:
腹泻:是胃肠炎常见症状,病原体感染等因素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水分吸收减少,引起排便次数增多,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等。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可能出现频繁的腹泻,每天可达数次至十余次。
呕吐:多因胃肠道受到刺激,引发呕吐反射。病毒感染导致的胃肠炎常易出现呕吐症状,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在腹泻前先出现呕吐。
腹痛:表现为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炎症刺激胃肠黏膜及周围组织,引起胃肠痉挛或炎症反应,从而产生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等部位。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胃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多由病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引起。细菌感染时,病原体释放的毒素等可作为致热原,导致体温升高,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少数严重感染可能出现高热。
乏力:由于疾病导致身体不适、进食减少等,患者会感觉全身乏力,精神状态较差。
不同人群胃肠炎症状特点
儿童:儿童胃肠炎时呕吐、腹泻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儿童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病原体的耐受性较差。例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胃肠炎,除了频繁呕吐、腹泻外,还可能较快出现脱水症状,如眼眶凹陷、尿量减少等,这是因为儿童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丢失水分后更易出现脱水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泻次数不一定很多,但更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这是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胃肠道功能和水盐调节功能,所以即使腹泻程度不重,也容易发生严重的内环境紊乱。而且老年人胃肠炎可能与基础疾病相关,如本身有糖尿病等,感染胃肠炎后病情变化可能更快。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胃肠炎症状可能更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减弱,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更难控制,病情容易反复,并且容易合并其他严重的感染情况。
胃肠炎症状与病因的关系
病毒性胃肠炎: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主要症状以呕吐、腹泻为主,呕吐可能较为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全身症状相对细菌感染可能稍轻一些,但儿童感染轮状病毒时也需警惕脱水等严重情况。
细菌性胃肠炎:常见的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胃肠炎,腹泻症状往往比较明显,粪便可能带有黏液、脓血等,同时可能伴有发热,体温相对较高的情况较病毒性胃肠炎多见,腹痛症状也较为突出。
寄生虫性胃肠炎:例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阿米巴痢疾,除了有腹泻、腹痛外,粪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便,还可能伴有全身不适等症状,病程相对较长,症状相对较顽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