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胀肥大治疗分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及手术治疗,局部因素中菌斑牙石致肿需口腔清洁指导和洁治术,不良修复体致肿要更换或修改修复体,全身因素中血液系统疾病致肿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内分泌紊乱致肿要调整内分泌及口腔护理,牙龈增生明显经基础治疗不消退可考虑牙龈切除术。
一、局部因素引起的牙龈肿胀肥大治疗
(一)菌斑、牙石导致的牙龈肿胀肥大
1.口腔清洁指导
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均应强调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例如儿童,家长要协助其每天早晚正确刷牙,可选择软毛儿童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成年人则要保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通过有效清除菌斑、软垢,减少对牙龈的刺激。一般来说,正常人群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规范,能显著降低菌斑堆积。
对于牙石较多的情况,需要进行洁治术(洗牙)。通过超声波洁牙机或手工洁治器去除龈上牙石,对于龈下牙石较多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龈下刮治术,以彻底清除局部刺激因素,促进牙龈肿胀的消退。
(二)不良修复体引起的牙龈肿胀肥大
1.更换或修改修复体
如果是由于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不良修复体导致牙龈肿胀肥大,需要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对修复体进行调整或重新制作。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老年患者佩戴假牙不合适导致牙龈问题,要考虑其口腔黏膜的耐受性等因素,调整修复体的边缘、高度等,使其与牙龈组织贴合良好,减少对牙龈的机械刺激,从而缓解牙龈肿胀肥大的状况。
二、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龈肿胀肥大治疗
(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牙龈肿胀肥大
1.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例如白血病患者出现牙龈肿胀肥大,需要血液科与口腔科联合治疗。白血病患者由于白细胞异常增生等原因导致牙龈组织受浸润而肿胀。治疗上主要是积极治疗白血病,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化疗等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因为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口腔感染可能会加重病情。对于儿童白血病患者,要特别注意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口腔护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牙龈。
(二)内分泌紊乱引起的牙龈肿胀肥大
1.调整内分泌及口腔护理
如青春期龈炎,与青春期内分泌变化有关。对于青少年患者,要注意口腔卫生维护的同时,可适当进行口腔局部的冲洗上药等治疗。对于妊娠期龈炎,孕妇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在妊娠前3个月和后3个月尽量避免进行复杂的口腔治疗,以防引起流产或早产。在妊娠中期可进行简单的洁治等治疗。产后随着内分泌逐渐恢复正常,牙龈肿胀肥大的情况通常会有所改善,但仍需注意口腔卫生以防止复发。
三、手术治疗
(一)牙龈增生明显的情况
1.牙龈切除术
对于经基础治疗后牙龈肿胀肥大仍不能消退,且牙龈增生明显影响咀嚼、美观等情况,可考虑牙龈切除术。手术时要根据牙龈的形态、厚度等制定合适的手术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牙龈增生情况,要考虑其口腔的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操作要精准,尽量减少对牙龈组织的过度损伤,术后要加强口腔护理,促进伤口愈合。一般术后1-2周伤口可基本愈合,但在此期间仍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残留引起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