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拔牙需先进行患者评估包括年龄、全身状况、口腔局部情况等并准备好器械,麻醉时依患牙选合适方法,拔牙操作分牙钳拔除和牙挺挺松,术后要压迫止血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整个过程要遵循规范考虑个体情况确保安全顺利减少并发症。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年龄因素:儿童拔牙需特别谨慎,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以及恒牙发育情况等。比如对于乳牙滞留的儿童,要评估恒牙胚的位置和发育状态。成年人拔牙相对在身体状况评估上相对简单,但也需考虑全身健康情况,如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若患者有未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拔牙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全身状况:有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的患者,拔牙后易出现出血不止的情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后感染风险增高,一般要求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8.88mmol/L为宜。
口腔局部情况:了解患牙的位置、龋坏程度、牙周情况等。拍摄口腔X线片,明确牙根形态、与邻牙及下颌神经管等重要结构的关系等。
2.器械准备:准备好合适的拔牙器械,如牙钳、牙挺等,确保器械处于良好状态。
二、麻醉
1.局部麻醉:根据患牙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常用的有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以浸润麻醉为例,对于上颌前牙等部位,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牙龈组织内,使局部神经阻滞,一般采用2%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注射时要缓慢推注,观察患者反应,避免误注入血管等情况。对于儿童,要选择合适浓度和剂量的局麻药物,遵循低剂量、低浓度原则,以减少局麻药物的全身吸收风险。
三、拔牙操作
1.牙钳拔除
前牙拔除:以上颌中切牙为例,医生用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患牙,右手持牙钳,钳喙放置于患牙唇侧颈部,向唇侧及腭侧方向缓慢摇动,待牙齿松动后,沿阻力小的方向牵引拔出,一般牵引方向为向唇侧下方。
后牙拔除:上颌磨牙拔除时,牙钳的放置要正确,钳喙要紧扣牙颈部,摇动时先向颊侧后向腭侧,逐步增加力量,待牙齿松动后,将牙齿向颊侧上方牵引拔出。下颌磨牙拔除时,牙钳放置于患牙颊侧,摇动方向先向颊侧后向舌侧,牵引方向一般为向下前方。
2.牙挺挺松:对于一些牢固的牙齿,在牙钳拔除前可先用牙挺挺松牙齿。牙挺的放置位置要正确,如挺刃应放在牙的近中颊侧牙颈部与牙槽骨之间,以牙槽嵴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将牙齿挺松。
四、术后处理
1.压迫止血:拔牙后要立即用无菌棉球或纱布卷放置于拔牙创处,嘱患者咬紧,一般压迫15-30分钟以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儿童,要注意安抚,避免其频繁吐口水等导致拔牙创出血。
2.医嘱告知:向患者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如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饮食要温软,避免食用过热、过硬食物等。若有出血、疼痛等不适要及时复诊。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要提醒其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按医嘱控制血糖等;对于儿童,要告知家长密切观察儿童拔牙后的情况,如是否有异常哭闹、出血等情况。
总之,快速拔牙需要严格遵循操作规范,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到术后处理都要谨慎细致,以确保拔牙过程安全、顺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