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肝病包含病毒性肝炎(具传染性、可经血液等途径传播)、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酒精性与长期大量饮酒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所致);常见症状有乏力、肝区不适及黄疸等,乏力等需休息就医检查,黄疸需立即就医;诊断评估有实验室检查(含肝功能、病毒学、自身抗体检测等)和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或MRI);治疗上病毒性肝炎乙肝按需抗病毒、丙肝用直接抗病毒药物,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需生活方式干预、酒精性需严格戒酒及营养支持,自身免疫性肝病用免疫抑制剂,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有不同诊疗考量。
一、常见肝病类型及特点
常见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脂肪性肝病(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病毒性肝炎具有传染性,可通过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脂肪性肝病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易引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长期大量饮酒则易导致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脏所致。
二、常见症状表现与初步应对
(一)乏力、肝区不适
若出现持续乏力、肝区隐痛等表现,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及时就医进行肝功能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二)黄疸(皮肤、巩膜黄染)
黄疸提示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由肝细胞损伤、胆道梗阻等引起,出现黄疸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对胆道疾病或重型肝炎等严重肝病的诊治。
三、诊断评估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包括肝功能检测(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及胆红素代谢情况)、病毒学检测(如乙肝五项、丙肝病毒RNA检测等明确病毒性肝炎类型)、自身抗体检测(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二)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初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有无脂肪肝、肝硬化、占位性病变等;CT或磁共振成像(MRI)能更精准评估肝脏结构及病变情况。
四、规范治疗方案及特殊人群考量
(一)病毒性肝炎治疗
乙肝需根据病毒载量、肝功能等情况评估是否需抗病毒治疗,常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丙肝可通过直接抗病毒药物实现治愈,但需遵循专业医师用药指导。
(二)脂肪性肝病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均衡饮食(减少高脂、高糖食物摄入)、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首要措施是严格戒酒,同时配合营养支持等治疗。
(三)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
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调节免疫系统,如糖皮质激素等,但用药需根据病情由医师个体化制定。
(四)特殊人群注意
儿童:儿童肝病需尤其注重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肝毒性药物,诊断及治疗需充分考虑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如某些抗病毒药物在儿童中的剂量、安全性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孕妇:孕期肝病需谨慎用药,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需由产科与肝病科多学科协作制定诊疗方案,密切监测孕妇及胎儿状况。
老年人:老年人肝病常伴随多器官功能衰退,治疗时需兼顾其他基础疾病,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